我为什么不看好“医联体”?
(2013-04-30 11:23:27)我为什么不看好“医联体”?
徐毓才
今年,医改将把推行“医联体”作为重点,我并不看好。
一是我国目前的体制阻碍“医联体”推进。当前,我国医疗机构实行的是分级管理、属地管理而不是垂直管理。各级医疗机构最核心的“权利”分属当地政府,如院长的任命权、医院职工的人事调配权、医院的财政保障权、利益分配权等等,而这些权利,各级政府绝不轻言放弃,因此,即使实行了“医联体”,也只能是松散的“技术支援”、“相互转诊”。如此,有时难以避免的出现为了“自己”利益而“截获”、“挖走”合作方患者的现象,因为医联体内部没有互惠互利的共同的利益观念和价值取向,只仅仅是为了“政府的要求”。
二是基层的“弱”使得平台太小,难以使“体”实施“医联”。一方面,基层规模太小,上级医院医务人员难以施展,即使人在基层,也难发挥作用;第二方面,基层人才奇缺,没有可造之材,上级医院的技术没有附着点,致使专家来技术跟着来,专家走技术跟着走,起不到任何作用,只是劳民伤财;三是基层管理弱,很少有能够达到标准的医疗机构,也没有特色,因此一些好的“规范”,难以坚持下去。
从目前现实情况看,要真的实行“医联体”,必须彻底改革当前的管理体制,让医联体各成员各取所需,利益共享,最终实现政府所希望的通过“医联体”模式,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而最核心和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政府必须放弃捆绑在自己身上的利益”,否则,什么“县镇一体化”、“乡村一体化”、“医联体”,我看都是空喊口号而已,不会带给老百姓什么实质性利益。因为不为结婚的谈恋爱就是耍流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