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徐毓才
徐毓才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296
  • 关注人气:25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路向南

(2012-10-05 14:13:29)
标签:

杂谈

   

——送雪莉远嫁永州记

徐毓才

雪莉是我的侄女,二哥的大女儿。她是个苦命的孩子。我大学毕业那年冬天出生。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季,更冷的是,她出生在浪里郎匡,没有安窗的新建的土房里。在她才12岁那年,病重的父亲又离她而去,除了一屁股欠账之外,什么也没留下。无奈,她初中毕业,外出打工,在深圳,认识了现在的男朋友。

今天,已近23岁的她要远嫁了,因为父亲不在了,作为三大的我应该去送送她,也好为她未来的路给予一点儿温暖,也给自己一丝安慰。

928,是确定出发的日子。早上,我急急火火处理着几起医患纠纷。下午,请假获批(本来明天还有一天班),出发。

因为集体行动,他们几个等不急,先走。买好的票留在车站服务台。我,12时离开办公室,在西城巷口“裤带面馆”吃了饭,步行回家,取了必须带的药及水杯,等回到车站,已经13:20,乘车。公家的车,还正点,车上才不到一半人,便准时出发。

到了解放门车站,我电话联系大哥一行,他们在火车站广场。见了面,我才发现送的人只有大哥、大嫂和雪玲,意外的是,二嫂竞没来!问之,答曰:嫌给的太远。我想,可能不全是这个理由。

看看时间,已经是16时,问问还没取票,我即拿着五人的身份证去取。从来没弄过,不过挺简单。就是取票的人太多,一直站了一个小时的队。

取完票,吃了饭,就开始进站。依旧是人多,从来没有过,不过,我也从来没有在节日期间出行过。

我们乘坐的列车是K318西安——南宁,开车时间是18:52

因为没有买到卧铺票,只能是硬座。夜间,车厢内站票的人横七竖八地倒卧在走廊上,来往很艰难。

 

一夜漫长,到郑州已经是凌晨2:40沿途经过郑州、武汉、长沙,在河南走的路线最长,到了永州已经是929日夜间20时了,车晚点一个多小时。宋子文接站。

乘两辆出租,直奔永州凯悦大酒店。洗把脸,到店外就餐。

刚落座,只觉衣服被什么东西牵拉了几下,拧头一看,原来是一只大老鼠爬上了我的身。真是开天辟地,还有这么大胆的老鼠。难不成这里距离广东近?

22时,回到酒店,因为坐了25个小时的车,打过针一上床,就很快入睡了。

 

一觉醒来,已经是930日早上8时,是大哥的冲澡水声吵醒了我。

真巧,今年的中秋节正好的国庆节前一日,也不是十五的月亮十六圆而是十五的月亮就十五圆,这种中秋连着国庆的情况,十九年才有一次,上次,也正好是我结婚那年,即1993年。

吃过他们“盒”回来的早餐,我一个人独自外出。转来转去,只想买一身家居服,一来换洗一下身上衣服的汗气,二来回家乘卧铺时方便,另外还想买一个小笔记本和笔,记录一下自己这一行,起个名字就叫“一路向南”。

漫步走到“步步高”,才知道跑到了向上,原来这是永州最大的超市。

买了一身,打折后才49元,真不错。

躺在酒店的床上。电视上全国一片“堵”,因为这是实施小轿车免高速通行费的第一次,车辆成倍增加。主播紫凝说,也许再过多少年,你对这个双节的记忆就一个“堵”字。

午饭后,大哥、大嫂来谈怎么给雪莉送行。因为太远没法购买礼物,就只能给点儿钱,让她想买点儿什么就自己买点儿什么。

我觉得,这路远,今后的事,能来的很少,上次订婚,娃给了400,这次光路费就600多,还不算吃住。

大哥说,至少400

大嫂觉得,毓才心里比这多多了。

我觉得,几百元拿不出手,也落得人家男方看不起。最少还不得1000,最好在10002000块之间,你看。

最后,大嫂觉定每人1000,交给雪莉。

下午,他们一伙外出购物,我在“家”休息,看电视。

因为车紧张,徐露放假滞留在环建委车站,我与魏康健联系,找到一送人便车。

“行进中国”,柴璐苏州老城记,2500年不变,得益于水。

“小崔说立波秀”登台。

交通事故频发致堵。

长白山降下了今冬第一场雪。

钱塘江大潮惹人关注。

你在高速头,我在高速尾,同在一路见不到你,原来你也堵在这里。

高速路成了偌大的停车场。

 

不知道他们跑了多远,后来竟然“失联”了。大哥、大嫂、雪玲他们是先回来的。他们回来时已经快19时了。言语中,我得知他们是坐出租车回来的,一是路远,二是迷了路。因为电话联系不上雪莉有些抱怨。

雪莉自己买了明天的礼服,拿来让我看了,问,怎么样?说,租一天280元,自己买,花300多。皮鞋找了很久,化妆品花了50多……明天早上到酒店来。

听着这些自言自语,我的内心无名地生出些许痛楚。没有母亲照料的孩子,自己为自己置办礼服,连个参谋或欣赏的人都难找,真是心酸呀!

电视上,央视中秋晚会“福州月中华情”正在上演,尽显亲情乡情中华情。宋祖英“思念”一曲,一句歌词“无论你走到哪里,也走不出我的思念”体现了中秋节相隔千万里的亲人的一份感情。

 

101,大婚,阳光明媚                               

930分,迎娶的队伍来了。两桩礼花炮响过,我们分乘两辆三排六座小面包车出发回“家”。

出了城,车走过一段山川公路,约一个小时到了家。

当地的婚礼很简单,新娘到家没有抱入家门,没有仪式,没有抢入洞房,没有鸣炮等程序。

倒是宴席很特别,很地道。没有素菜,全部是十大碗肉,有肘子、鸡、鸭、鱼、肥肠、肚子等,每一碗都堆得跟山似的,肉块之大我一辈子也没有见过,也不是一般人可以想象得出来的。

雪莉的家是两层楼房,每层约160㎡,收拾的倒算干净。

 

言语中,得知他们家是一望族,有姨父,舅至少就有六个,因为我们已经见过五舅和小舅;村旁有一水库,叫金溪水库。说是水库,其实就是一大水塘。走到他们家,也就算走到山脚下,因为水库的那一头是一望无际的大山,绿树覆盖的很好。

看样子他们是一本分人家,这让我放心了许许多。

另一个让我记忆深刻的是蝇子特多,估计一是中秋时节永州比我们那里要热很多,二是这里是库区,养殖的动物特多,但蝇子如人一样,个头不大。

午饭后,我躺在床上休息了一阵儿,因为床太棉,额头出了不少汗,也能感觉到蝇子在不停地骚扰。

夜休,我们就在二楼,我和大哥一床。被褥是全新的。因为厕所在室外,担心的不是黑,时值中秋且晴天,月光分外明亮,倒是担心狗的追逐。白天我们见过,这里狗特多,况且我们是外地人。幸好,家狗安逸,野狗未吠,也许它们也怕外人。

 

102,晴,金溪村

清晨醒来,站在二楼露台上。太阳升起,我才辨清了方向,原来宋子文的家门是朝南的。门前是水泥硬化的通村公路,茂密的树木挡住了视线,缝隙中可见大片的稻田,二茬稻谷已穗满泛黄,林中不时传来鸟鸣,一个大水塘被当做水库的泄洪区,平时可以养鸭养鱼,茂盛的水草全是天然的,没有丝毫的人造痕迹。

清风徐来,多年来未曾感受过的青草香味飘来。回到卧室,打开北面门登上露台,也是树木葱茏,楼下灶房飘溢出来熟悉的炒肉香味,让人联想到惬意的久违了的农家生活。

早餐做了米饭和面条,想必是照顾我们不习惯顿顿吃米饭。未见宋子文,原来他去送同学了,他们要去岳阳,也是赴同学的婚宴的。雪莉讲,宋子文是岳阳理工大学毕业的,我也没问什么专业。

饭后无事,就坐在电视机前,宋子文的父亲就好像一个好客的小孩儿一样,翻箱倒柜,取出了所有光碟,有故事片,有歌曲,好像还有一张叫牛b村的什么的,说是在云南台播出过,想必这大概是他认为最好看的了。一会儿打开DVD,一会儿折腾到电视播放,放电视时不停地调换频道,能看得出来,他是十分地想弄出点儿好看的,呈现给我。我能感受得到他是热情淳朴的人。你,能够想象得出,这是一个55岁的老男人干的事吗?

中午饭,又是米饭。饭中开了四瓶啤酒。言谈中,我得知,宋子文还有一个姐姐,在广东那边做生意。中秋节,回了婆婆家东莞。就刚才,还电话来着,她以为,今天是101日,大婚之日,看来,她也是一个粗心的细心人,也许是做生意忙昏了头,也许本就是一个大尾巴撒的人,不过,这性格也豪爽,往往不是斤斤计较之人。

客人,三个一群,五个一伙,一窝蜂似的,匆匆来,匆匆去,走时,都顺手牵羊,带走一些干果之类,似乎这就是当地的一种风俗,要将喜气播散得广而远。

大哥和大嫂有一个共同的不好的习惯,就是喜欢在大碗里将菜用筷子拨来拨去,上下倒掷一番。这几天,和大哥接触,也是这多年最长也最近的一次,从言语中可以发现他一辈子直爽的方面,也能够感觉到他的愤世嫉俗,那是一种无奈的洒脱,也有一种久远的偏激。我发现他自从得了脑出血之后,记忆力还是有一些受损,尤其记不清最近的事,也许是人老了的缘故,新近的事记不住,过去的事忘不了。

物是人非,世界就这么轮回,一代代老去,一代代跟上来。历史车轮滚过,多少青春不再,多少风流人物也灰飞烟灭,在历史长河中泯灭,和普通人没有什么两样,何苦要挖空心思,出尽风头,到头来,也许一切皆空,不如安静地去过自己想要的田园生活。我看金溪村就不错,只闻鸡飞鸭叫鸟鸣,没有车轮滚滚喇叭声……

 

103K648次列车,广州——西安

一大早,大伙都起了床,今天是预定返程的日子。

吃过饭,送行的车子也来了,一阵鞭炮响过,挥手再见。车子一路向东,灿烂的阳光,路边的稻谷已开始泛黄,红薯蔓还是绿油油,车行在颠簸的山路上。宋子文和雪莉一直把我们送到永州火车站。由于,那天来时是夜里,没有太看清,原来永州还是要比商洛气派得多。

这次一路硬卧,先乘K150从永州到衡阳,1154出发,14时许到。

没有远离,出站后就进站,在衡阳火车站候车室等了两个小时,K648在衡阳的发车时间的1636,正点。

躺在北上的列车上,想着早饭后,亲家公、亲家母把自家产的花生、橘子、苹果、瓜子一包包地装进雪玲的拉杆箱,想着临别时他们一句“我们会把雪莉当成自家女儿看待,请亲家放心”,结合这几天的所见所闻,我们真心祝福雪莉一生幸福美满!

 

104K648列车上

车停平顶山,我被停车的振动闹醒。爬下床铺,坐在窗旁的小凳子上,放眼望去,四野一望无际,间或几个小地块里还站着的玉米杆表明,这里原来种植着玉米,大块平整的被耕过的土地中间堆放着的玉米杆也是佐证,无疑,这地里已经种上了小麦。越往北走,站立的玉米地块越大,这说明气候愈是寒冷。进入河南,就再也没有南方的水稻了,正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管住在哪里,人们都可以顽强地依赖自然而生存。千百年来,形成了迥异的民俗文化。如此这般,才造就了生生不息的博大的中华民族。

车过灵宝,下站华山。总算出了河南,进入陕西,家近了。按照预定,14:10车到西安。换乘汽车也在点上,也算一路顺风。

如今,在永州,也多了一份牵挂,但愿苦命的她能够从此幸福起来,永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