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说】我的大学31—40
(2012-01-02 21:04:41)
标签:
杂谈 |
【微小说】我的大学
徐毓才
31
抗了半个月,终于忍不住了。我下决心花掉10.6元,买了一件上衣。这件上衣是兰几卡布中山装。那几年,不知是我发育到卯了,还是营养一直不足。身高愣是多年没变,体型也在不刻意间保持的特别好,以至于那件衣服一直穿到我毕业参加工作,到结婚有了孩子。除了颜色退了和袖口烂了之外竟一切完好。你不得不佩服那时候的人傻,怎么可以织这么结实的布,做这么结实的衣服。实在是商品经济不够发达的时代。
32
开学三个多月之后,同学们彼此都熟悉了,举行了班团干部民主选举。还挺正经的,票选。没有悬念,我还是宣传委员。其实,这学生干部就是为大家服务的,也没有什么特权。我呢,本来也就喜好看报纸,大家选我做宣传委员,正合我意。每天取信、报,也好自己先饱眼福。有什么精彩的,也可抄下来。
33
因为中基是本学期的考试课,而且是唯一的骨干课程,因此又进行了第二次测验。这次测验的内容比较多,包括藏象、气血津液和经络。现在看来,这些东西也不是什么难事,可那时候,我竟然怕成那个样子。还是没有用心记的缘故。
34
落后不应该使我们自卑,同样,文明也不应该使我们的自卑得到安慰。测验的结果正如我担忧的那样。我深深的自责并进行了深刻地反思。说实话,我在学习上用的功夫太少了,这不能怪别人。多年以后,当我走上讲台给同学们将中医的时候,我才知道,死记硬背原来才是学习中医的诀窍而不是什么理解。只有记住了,然后用朴素的哲学思维去“琢磨”,反复“琢磨”,最后才能获得中医的真谛。
35
冬季补助金下来了,怎么分,成了难事。上次助学金那么多“钱”好像没有多难,可能是人还不熟。作为老班,锋说每人1元,其余留作班费。另一部分班干部建议全部留作班费。我对两种建议都不同意,提出给草儿和霞每人10元,然后每人1元,余额留作班费(因为上次助学金就她们俩没)。大家沉默了好长时间。继而不知是谁说了一句什么,她们俩顿时流出了眼泪。霞止不住大哭起来。倒是草儿很镇静地说,“反正大家看怎么合适就怎么办吧”。现在看来,难道我的建议就没有感情因素吗?不过,我也真够大胆地。
36
外面不紧不慢地下着雪,从深夜到黎明,又从黎明到暮霭,没有停息。地上的积雪已经很厚了。坐在教室,抬眼望去,高高低低大大小小的建筑被白雪覆盖,参天的白杨和矮小的四季青,没有一个例外。因为没有风,一切都死一般静寂。好像雪花是美女,他们全部心甘情愿地做她的俘虏,依偎在她的怀抱。一向阴暗的教室霎时亮堂了许多。
37
我不知道现在的大学生都是怎么过自己的生活的,我想一定是更加的丰富多彩,因为现在是信息时代,网络给每个人敞开了一个世界。那时候,影响别人传播自己“思想”的主阵地还是报纸。报刊尚未开放,党报党刊还是唯一的“喉舌”。版面有限,发一篇文章那可不是容易的事。因此,大学生自办的校刊很盛行,我就被聘为西安交大学学生会星火报社的特约记者。
38
17、8岁本来就不应该是成熟的年纪。我的稚嫩第一次让我付出的代价,就是在办墙报时作为“编辑”的我上了一篇“带刺的稿件”,而且还热情洋溢地加上了“按语”,在班上惹起了轩然大波。记得那是批评不节俭、爱慕虚荣行为的。难怪毕业时,王老师给我的留言里还写着:当你为今天自己的不成熟而懊恼时,以后当你觉得自己成熟了时,你也许连懊恼的机会也没有了。
39
说实话,那年月,我的运动,一是为了表明我的倔强,二是为了繁重的学习、贫瘠的营养有一个可以负荷得了的身体素质。这第一年,学校冬季越野赛我就参加了。那是12月下旬的一个周六。我从来没有经历过这么长距离的考验,本来也只是凑人数。拼死拼活跑了个81名,班级得了第4名。
40
人呀,真是贱货。我那双冰天雪地里赤裸着上山砍柴在雪地里泡过,冬天从来没有穿过袜子的脚,在穿袜子的这第一个冬天竟然冻了。任何一个种在它的狭隘的环境范围内,生活得很好,繁殖得很快,形成优势种群。但是,环境如果发生较大的变化,就可能走向绝灭。这就是生物学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