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懂的“绩效工资”

标签:
杂谈 |
绩效工资是个好东西,大家都在盼,而盼了3年多,出来后,睁大眼睛一看,原来,如“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满指望生出来一个漂亮的可爱的让人欢喜的小宝宝,其实只是一个“怪胎”。其“怪”有五:
一、年轻的年老的,职称一样都一样;由此,使人联想到绩效工资其实应该叫“职称工资”。
二、职称高低差不多。正高基础性补贴810元,副高700元,主治590元,医师490元,才从学校毕业的学生460元,过了几个月每人平均增加了270元,几乎都一样;由此,让人感觉像是“平均工资”。
三、正科高于主治。过去,国家重视知识分子,主治工资远高于正科,相当于县团级,而这次正科高于主治,主治基础性补贴590元,正科640元,后增加时,主治270元,正科280元;由此,让人觉得这绩效工资好像是“官工资”。
四、绩效工资不与工作绩效挂钩。本次绩效工资中基础性补贴必须随“档案工资”发,不与绩效挂钩。挂钩部分只有30%~40%,按常理,这30~40%,你也不可能不给某些不怎么样的同志一分不发,其结果还是“平均”,试想,都在一个单位工作,谁愿意一个月多拿那儿几百块钱,跟别人过不去。因此,还考核什么呀?由此,让人不由得认为它是“档案工资”。
五、行政单位明显超前于事业单位。这次绩效工资实施的时间很古怪,行政单位比事业单位早一年多。即使是事业单位,也分三六九等,有的单位一补几万元,有的人一分没有。由此,看起来像“公务员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