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秋夜听虫

(2010-09-09 08:28:58)
标签:

转载

原文地址:秋夜听虫作者:余以吾

好些年都没有听到过秋虫的鸣唱了。

耳朵里主旋律、流行歌、名利纷争川流不息地涌过,哪里还容得下虫儿的鸣叫呢?

打进机关那会儿起,自以为洗净了脚丫上的泥巴就是一个城里人了。不再留心季节的更迭,不再关心庄稼的成长与收获,甚至连每天的阴晴变化也懒得看一眼。心中早已装满了房子、票子、位子,哪有闲情顾及其他?

一天晚上,心绪颇为平静,准备从架上抽一本闲书来读。突然,虫声大作,鸣金击鼓一般汹涌而来。我吓了一跳,取书的手僵在了半空,凝神倾听,生怕错过一个微小的音符,但所有的虫儿又全都住了嘴。静默片刻,像攒足了劲儿似地,齐声高唱,声音里裹挟着泥土的气息与旷野的苍凉。这是秋虫的鸣唱啊,听着让人惊悚。秋天是什么时候从门槛上跨进来的?我竟然不知!

在这宁静的夜晚,虫儿们反复吟唱,我的心里有一种莫名的感动,这是一首多么熟悉的老歌啊。

在哪儿听过的呢?

大约是很小的时候吧,立秋虽过,还有二十四个火老虎呢。白天照例燥热,晚上却开始舒爽。吃罢晚饭,堂哥在大皂角树下铺一领席子,一家老小坐卧其上,旁边燃一堆艾草,只冒白烟,不见明火。而他安坐在藤椅上,忽闪忽闪地摇着竹扇,我们拿着小凳围坐一圈。堂哥是讲故事的高手,说三国、讲水浒,那些英雄人物会从他抑扬顿挫的声音里杀出,横刀勒马,纵横驰骋。每次听得我们掩藏弥久的英雄情结在胸中激荡,他便会猛地打住。四下一片岑寂,很有点沙场秋点兵的狂阔。一只蛐蛐儿耐不住性儿地跳将出来,再三地催促,堂哥就是不开口。其他的蛐蛐儿也跟着应和,直叫得壮怀激烈也没有请出故事的结局。现在回想起来,那些虫儿的叫声分明是附在英雄故事里的一首片尾曲。

还在哪儿听过呢?

大概是初中那会儿,上完晚自习,熄了灯躺在床上。朦胧的月色,冲淡了狞厉的黑暗,光线如笔洗中的清水,混沌中透着微明。一切都变得淡远了,就连房间也似乎阔大了许多。窗户纸上风动影移,几杆修竹将秋夜扫出一片清凉。身心渐渐地安宁下来,耳朵却变得格外敏锐。蛐蛐儿不知躲在什么地方,彼此试探了几声,便放开了歌喉。它们有独唱,有合唱,甚至还有和音,高低分明,徐疾有度,时而如行云流水,时而如惊涛骇浪。不同的韵律表示着不同的心情,拍打着少年人欲飞未飞的梦想。现在回想起来,那些虫儿的叫声分明如早晨教室里琅琅的书声。

还有呢,说出来可能有些悲凉。

骤雨初歇的傍晚,我放学回来,医生为久病在床的母亲诊治之后,说是急需一种野生的草药熬汤便可缓解。吃过晚饭,大哥递给我一盏马灯,自己则拿了竹篮和小铲,兄弟二人赤脚出门。泥泞在脚下兀自地打着滑,含着钢针似的,刺得脚板生疼。到了村边的破庙旁,暗夜淹树,寒气侵衣。蛐蛐儿的叫声从草丛中扑出,如绷断线索的串珠,一颗颗弹射出来,落地作金石声。每一句都来自丹田,抒发着对秋雨的愤慨,听着让人心惊。现在回想起来,那些虫儿的叫声分明是一阕悲秋的宋词。

今夜,听着这一卷无法评点的天籁之音,那些与秋夜虫鸣有关的情境纷至沓来,让人感慨万端。

其实这些虫儿一直就没有远离过我的生活,或许我是太执着于现实,听觉中充斥着政治报告、后工业时代的噪音,使我与天地大音失之交臂;拟或我是太专注于自己,生活的镜头中从来都是自己喜怒哀乐的大特写,而模糊了所有的背景。要不,我怎么就听不见虫儿的叫声呢?

看来,我得找一条清澈的溪水洗洗耳朵了。因为我好多年都听不到秋虫的吟唱。

 

0

后一篇:[转载]泰国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