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小隐隐于林,大隐隐于市。近日,本站工作人员有幸拜访了闹中取静的武林泰斗白云飞老前辈。已经98岁高寿的他精神矍铄,对武林后辈寄望深厚,希望武术在新生代手中能得到传承与发扬。同时,他对全球功夫网所担负的历史使命表示支持,希望中国功夫在媒体的推动下能开出灿烂的花
白云飞老前辈与辛亥革命同年诞生,是著名的回族武术名家。他幼时练习的是少林拳,后来从师著名的形意大师田景山研习形意拳,后又与李尊思、王效荣等武术名家同门,拜师查拳名家马忠启,成为其门下优秀弟子之一。白云飞平生所学颇多,尤擅长少林拳、查拳、太极拳等,曾于民国25年上海市第四届运动会国术比赛中获器械第二名。后于民国27年入选上海永安公司山东侠义武术团,自创了绳鞭绝技表演,在大世界、先施、大新、福安等游乐场表演武术时赢得了广泛认同与赞赏。1960年后,由沪入京,先后在冶金工业部和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文工团任教,直到73年后调回上海市第三精神病疗养院任伤科医生。他还曾担任上海市卢湾区武术协会副主席,还在2008年第九届上海国际武术博览会上被聘为心意拳竞赛顾问。
白老前辈人老心不老,年高的他身体健康肢体灵活,思维清晰口齿清楚,表达能力很强,也非常乐观热情。喜好自由自在的他拒绝了女儿希望住在一起就近照顾的要求,一个人居住在下南路一个被充满着旧上海风情的老街包围的小区里。他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他说如果离开这里,在别的地方是体会不到那种熟悉的的热闹氛围了。由于年事已高,与外面的人交往得少了,他现在的生活非常规律。尽管老前辈的身体非常健康,但也已经不适宜剧烈活动,因此平常他锻炼身体的方法也就转到了较为柔和的太极拳。白老前辈虽然自己不懂网络,但是通过电视、收音机也了解一些关于网络的好处。在了解了全球功夫网的工作主旨在于宣传和推广我国的武术后,他非常高兴并表示支持,认为中国功夫通过网络的宣传一定能够得到更为长足的发展。
2002年长宁区武术比赛中白云飞(第二排右起第五位)
http://imgsrc.baidu.com/forum/pic/item/2480a3578c6d2c93838b13e6.jpg (全球功夫网上海站讯 记者范婷)" TITLE="一代宗师白云飞 (全球功夫网上海站讯 记者范婷)" />
忆及上海滩武术事业在历史上的辉煌,想到霍元甲、王绍荣等人,白老前辈对当前上海武术事业的发展表现出一种惋惜。他说可惜了上海那么好的武术背景,武术在现代的发展大不如前,连说几声可惜了,没有把上海这个堪称天时地利人和的好条件利用好,是我辈之不幸。
白老前辈对后辈武术爱好者寄予厚望,希望年轻一代能够把中国的优秀武术发扬光大。他还透露了一些自己在武术研习中得出的领悟,他说习武者,光练是不行的,必须得用来实战,正所谓“苦练十年,不如门人指点。”同时,在武术交流中,要懂得让字诀,让不是代表怯,而是一种等待,在虚退中要懂得见机行事,等对方空门一开便趁虚而入取得绝地反击。白老前辈特别提到的是练武者的先决条件是两个字:一为义,二为德,尊师重道才是习武的初衷。
http://imgsrc.baidu.com/forum/pic/item/e50c4927aa00ce60b2de05e6.jpg (全球功夫网上海站讯 记者范婷)" TITLE="一代宗师白云飞 (全球功夫网上海站讯 记者范婷)" />
http://imgsrc.baidu.com/forum/pic/item/5f6ab471c165cb6e34fa410a.jpg (全球功夫网上海站讯 记者范婷)" TITLE="一代宗师白云飞 (全球功夫网上海站讯 记者范婷)" />
http://imgsrc.baidu.com/forum/pic/item/0cae8f3b9d7b6d670df3e3e0.jpg (全球功夫网上海站讯 记者范婷)" TITLE="一代宗师白云飞 (全球功夫网上海站讯 记者范婷)" />
http://imgsrc.baidu.com/forum/pic/item/4dceb668b95f716f1c9583e6.jpg (全球功夫网上海站讯 记者范婷)" TITLE="一代宗师白云飞 (全球功夫网上海站讯 记者范婷)"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