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墨西哥城亡灵节幼灵节成灵节骷髅 |
分类: 走的地儿 |
007最新一集的片头让墨西哥“亡灵节”(Día de Muertos)成为全世界的焦点,而我们墨西哥之行最重要的目的就是看看这个国家最盛大的节日,也许说是一场狂欢更合适。亡灵节紧接着11月1日的万圣节(庆祝活动在31日前夜),于11月1日和2日两天席卷墨西哥全境。虽然我们错过了于29号举行的盛大游行,但好在两天正日子都在墨西哥城,到处随便走走都能感受与参与到这个世界上最欢乐,也最诡异的节日。
亡灵节可说的内容很多,仅墨西哥城就有数个节日集会场所,节日期间会封闭道路,摆满吃的玩儿的,全城的人们都会涌入这些会场参与其中。不过墨西哥城是一座国际化氛围十足的大都市,难免会有些旅游氛围,想要真正领略它的魅力,必须要找一个“当地人”才会参加的集会场所才最有意思,其中比较方便的是位于“科约阿坎”(Coyoacan)区的“伊达尔戈广场”(Plaza Hidalgo),那里有着墨西哥城最好的亡灵节祭坛,而且这里距离弗里达故居并不太远。
科约阿坎地区别称“墨西哥城的土狼”,地铁线路图上这一站的标志就是一头狼,这听上去好像不是什么风景优美氛围轻松的地方,事实上这里却是一大片中产阶级社区,也是墨西哥城快速向周围村落辐射发展下,比较靠后发展到的地区。因此这里现代氛围比墨西哥城的其他老城区都要浓郁,几乎看不到破烂的房子,响应的现代感十足的餐厅、咖啡馆、私人博物馆比比皆是。
墨西哥人的狂欢从天还没黑就开始了,5、6点的时候人们就从四面八方聚集而来,尽管警察一直努力的疏导交通,但附近几十个街区基本都堵到水泄不通。在大马路上的人群尚且不会有太夸张的感觉,但一旦走到伊达尔戈广场近前,就会被眼前的人海所淹没。这个会场包括了“伊达尔戈广场”和旁边的“百年花园”(Jardin Centenario) ,广场上搭起了马戏团帐篷似的舞台,以及精心布置装饰的凉亭,其实这个凉亭就是亡灵节祭坛,在多边形形状凉亭的每个面上,都有一个大个儿的全身骷髅,这些泡沫骷髅完全没有可怕的感觉,反而十分诙谐幽默。
说到这里,首先要介绍一下亡灵节以及“骷髅”,这大概是贯穿整个节日最重要与常见的元素。亡灵节来源于古印第安人对生死的理解和传统,这里说的古印第安人,包括了玛雅人、阿兹特克人以及其他墨西哥本土文明,他们在这件事上有着近乎一致的看法。在阿兹特克的宗教体系中,创造神羽蛇神是用冥界已死的人的骨头来创造新的生命,因此骷髅也就不仅意味着死亡,同时也意味着生命的起源。久而久之,墨西哥人继承了祖先对待死亡的乐观态度,如今更是基本遵从阿兹特克文明的庆祝传统,人们在亡灵节时用欢庆来悼念已经不在身边的朋友和家人,甚至于是墨西哥全年里欢乐氛围最浓厚的一天。
骷髅的满大街横行自然也来源于阿兹特克传统习俗和艺术,最为标志性的是女性骷髅形象,这种形象早已成为了墨西哥的象征,而且亡灵节时女人化妆成骷髅的比例比男性要高很多。女性的骷髅形象有个名子叫做“La Calavera Catrina”,如今人们的骷髅装扮大多模仿这一形象,它的原型是1910年时一位版画家创造的,这可以看作是现代亡灵节的标志性形象。Catrina被塑造为一个幽默快乐的“死亡女士”,这个形象来源于贫苦的印第安人努力学习“高贵”的法国女人的样子,用来讽刺欧洲贵族的矫情并表达印第安文化所受到的巨大冲击。在亡灵节的时候会有成千上万打扮成Catrina的女生走上街头,大方展示自己别样的美丽,并且各种骷髅主题的器物、食物、服装此时也纷纷上市,让墨西哥一时变成骷髅的国度。
来参加亡灵节的人,单独来的基本都扮装了;如果是一伙儿朋友,其中至少会有一个人扮妆,其他人则会帮他画脸、整理服装甚至拿东西,当然更多的是大家都扮妆,一起演绎某个主题;更是有参与得格外认真的家庭,一家子一起上阵。他们扮装的主题大多数是“骷髅”,也有很多人会伴妆成鬼怪、漫画动画甚至于是电影里的怪物形象。由于人们扮妆需求极大,亡灵节还催生了一个额外的生意,那就是在亡灵节集会现场给人画脸。
我觉得最有韵味的还是化妆成Catrina骷髅形象的年轻女性,本来化妆方面男人也没法和女人相比,一般来说男生的妆也都是女生画上去的。不难感受到很多女生都会在这上面格外花功夫,除了犹如作画一般的骷髅脸谱之外,还要在装饰上很多金属、水晶贴片,有的人甚至于在眼睛颜色和牙齿上做文章,而妆也经常会延伸到脖子、前胸、手臂、腿、甚至于人们看不到的地方。
亡灵节的两天分为11月1日的“幼灵节”(Miccailhuitomi)与11月2日的“成灵节”(Miccaihuitl),顾名思义这第一天会有更多孩子装扮起来,这也是发挥父母想象力的时刻。有些孩子被装扮成传统骷髅形象,更多的是易装成可爱的卡通鬼怪形象,让人觉得格外有趣的是,被装扮的孩子往往会表现出十足的投入,有些甚至比成年人还有表演欲。
除了这些化妆成骷髅的大人小孩儿,还有一些人选择了纯粹的搞怪,例如一对暴力麦当劳叔叔就漫步在广场附近,时不时拿手里淋着红颜料的洋娃娃吓人一跳。由于他们的道具实在做得太生动,妆也画得太专业,不一会儿就受到了电视台记者的注意,转眼间成为了全国的焦点,等一下,就连电视台出镜记者居然也化妆了。像麦当劳叔叔这样拼专业的人还真是不少,丧尸、恶魔、长毛怪,几乎能想象到的欧美鬼怪都能看到。
现场氛围相当的欢乐,随着天色渐暗,广场上聚集的人也越来越多,尤其是硕大的餐饮大棚人满为患。亡灵节有几种特色食物,首当其冲就是“亡灵面包”(Pan de Muerto),几乎所有的店家,包括街上的日常面包店都会制作这种面包。它不太健康但非常好吃,使用了大量的黄油夹馅,并且撒有肉桂和糖霜粉末。亡灵面包主要讲究在于形状,味道都类似,在市面上能看到的亡灵节面包大概就几种造型,分别对应不同的象征意义。
与面包搭配着吃的是一种用陶土罐装的玉米汤(还是茶?),具体汤里面放了些什么不太喝得出来,总之是甜咸口味交融,口感浓稠得像是北京的面茶。一般来说装玉米汤的陶罐也会成为店家发挥想象力的媒介,这些漂亮的罐子会被绘上丰富多样的图案,和汤的同时罐子也就可以拿走当纪念了。有了面包有了汤,当然少不了餐后的甜点,亡灵节的甜点装饰性明显大于实用意义,骷髅形状的软糖,巧克力,姜饼,硬糖块儿。我估计买这些糖的人大部分都拿来当摆设了,吃起来也许没那么大意思。
在伊达尔戈广场的食品摊几乎都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店家,往往能看到父母兄弟齐上阵的景象,这些商贩将充分向外来者展示墨西哥人的友好和热情。当我站到一家摊子旁边时,马上就递来试吃的亡灵面包和玉米汤,喝完了人还给加,根本就没有指望我一定买什么。当我端起相机拍照的时候,他们无一例外的露出极为灿烂的笑容,让人温暖不已。
临走时我们光顾了一下伊达尔戈广场旁边的“国家民俗博物馆”(Museo Nacional de Culturas),尽管我们没啥心思去看展览,但那里的一些摊位却给人意外的收获。墨西哥的工艺品是世界出名的精致与特别,个人认为其中最好的就是有关Catrina女士的各种工艺品,例如陶像,纸人偶,木偶等都是出了墨西哥就找不到的东西。尽管亡灵节时大街小巷到处都是旅游纪念品,但真正的好货奇货可居,我在墨西哥半月有余,见到的做工最好的Catrina人偶就出现在这里。这家店每样人偶只有一个,尽管价格不便宜,但我差点就没抢到。一个欧洲老爷们儿拿着手机逐一给人偶拍照,发给自己国内的朋友,原来老外也有代购这么一说,转眼间他就买了4,5个。事实证明往回托运这种脆弱的工艺品有些风险,我买的一个大人偶到家后就破损了一些细节,即使店家做了非常细致的包装,但也还是难以完全避免。
跟墨西哥乡亲们闹来闹去,一下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直到我打算离开,我都没有太注意到伊达尔戈广场上的老教堂这个地标建筑以及其它的历史景点。一点不夸张的说,亡灵节的热闹和欢乐氛围会让人忘记所有的旅行计划,旅游景点,和这些本地人待在一起本身就充满了乐趣。常听说拉美人民天生热情开朗,乐观逗B,这种全民的娱乐精神真的很容易打动我们这种平日生活在灰蒙蒙闭塞空间里的中国人,可能我们的社会里就缺少这么一种基因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