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阳明山台北台湾丝绢谷别墅 |
分类: 走的地儿 |
阳明山位于台湾最北边,堪称台北后花园。这座一千多米高的山虽然并不高险,但有温泉从地下溢出,成了台北周边泡温泉的好去处,也是台北地区居住环境最优秀的地区,“天母”这个著名的富人区就盘踞在阳明山的山间谷地,山涧之间还隐藏着优美舒适的山间美墅可以造访,使游玩阳明山更为轻松写意。

如果说日本山间诸多情调卓绝的日式旅馆多走的低调奢华路线,我找到的这家“绢丝谷”旅馆更加低调难找,在阳明山小草山南峰旁的永公路上,一路都都是傍山而建的私人住宅,很少有旅馆出现。这条山路又窄又多弯,出租司机在夜色中摸索了半天,最终才在一条小巷的尽头找到这家看起来很不起眼的旅馆。

夜色之下,不太看得出周围的景致,只知道这是一条山涧的半山腰上,各种鸟叫虫鸣不绝于耳,谷底的“菁礐溪”传来潺潺的水声,旅馆从外面看起来很朴素,很像一栋木质的日本民居。店家的服务生热情招待我们进屋Check in,她告诉我根据我预定时的要求,特别安排了我指定的房间,这个房间是当初看Booking网站的照片就一眼相中的。登记之后,服务生告诉我们在房间整顿一下,就可以到下面庭院里吃晚餐,厨师知道我们到来已经开始做饭了。
服务生带我们到房门前,房间的大门是由整块实木削片制作的,服务生介绍说因为是完全天然的原木,所以每个房间的门都独一无二,而整个旅馆里只有几间房间而已。打开我们房间的房门,这间房间比我之前想象的还要宽阔精致,整体来说是低调奢华、优雅别致、无印良品。房间里有股淡淡的木头香气,那是因为整套房间的墙壁、柱子、地板都是由木板包裹的,远端的整面墙都是玻璃门窗,通往一个很大的露台。可以看出房间整体追求温泉旅馆的氛围,浴室与卧室间由一面玻璃墙相隔,所有的玻璃上都有竹帘作为窗帘,弥漫着一股浓郁的自然气息。房间的浴室面积很大,基本没比卧室小多少,角落里有个可供一大家子人一起泡澡的大个儿木质按摩浴缸,卫浴用品简洁而精致,让我想起了很多岛屿上豪华别墅酒店的配置。夜黑后难说窗外景致如何,倒是水声和虫鸣让人感觉非常贴近自然,相信这一夜的睡眠质量一定会非常好。



从外面转到院子门前,才发现这座旅馆的范围不仅仅局限于方才的那座房子,一条石阶小径蜿蜒通向谷底,路两侧种着数十种花卉绿植,潮湿的空气中飘来淡淡的植物芳香。拾阶而下,谷底是一片木地板铺设的平台,约莫有三四十米长,十多米宽,靠山一侧是一排有着木质落地窗门的木屋,看进去是旅馆的餐厅。平台的另一侧有几间亭子,里面也有座位与餐桌,这些亭子悬空在山溪之上,虽然夜色之下看不到溪水如何流淌但也能感觉到一股清凉的水汽,想必夏天的时候这里应该依然凉爽。


餐厅里当时只有一桌客人,我和老婆在窗边找了个比较明亮的位置坐下,昏黄的灯光让人觉得温暖惬意。服务生介绍说旅馆里的晚餐是厨师自己订制的套餐菜单,不用单独点单,这倒勾起了我的特别兴趣,因为一般只有高档餐厅里才会采取这种做法,大多也是出于对自己厨艺的自信。等菜的时候没事在平台上溜达,走到了平台尽头的透明厨房前,看到大概年逾50的大叔带着一个年轻助手正在做菜。在外面随便拍了几张之后,我和服务生提出给厨师拍几张照片的要求,沟通之后服务生告诉我等他忙完了就可以,恰巧头盘上桌了,我就先坐了回去品尝菜品。



头道菜是“蔬果沙拉”(菜名我自己猜的),是由数十种果蔬食材搭配而成,味道比较清淡,而且厨师把每种菜都处理成一小口刚好入口的大小,吃起来非常顺口。沙拉的最上面放有一撮“苜蓿芽”,这种菜大陆比较罕见,是种从美国传入并在台湾流行一时的健康食品,据老婆说很多人家都自己种这种有机菜来吃,这种食材的使用似乎说明了一点这位主厨的烹饪风格。

吃了几分钟后,主厨带着第二道菜“煎明虾配红烩蔬菜”现身了,这位和蔼可亲举止绅士的大叔从厨房出来和两桌人打招呼。他向我们介绍说我们今天会吃到的所有绿叶菜都是旅店自己种的,这着实让我吃了一惊,而且大叔说不仅是这些,后面我们会吃到的菜里,大部分都是自家种植、制作的,或者是阳明山地区特产的纯天然有机食品。第二道菜里用来垫在炖菜底下的那片菜叶碧绿得让人发指,简直就像是假的一般,主厨告诉我们那也是自己种的。从第二道菜开始展现出主厨非常用心于菜品的色香味具全,不仅食物的味道香浓,丰富的配料带来丰富的味觉体验,而且菜的摆盘也优雅精细,看得出每道菜都是他的用心之作。此时无暇详聊,主厨风尘仆仆的回到厨房忙活后面的菜,我发觉这家旅馆里的工作人员中,主厨似乎是最年长的人,而且从言谈举止来看,我猜他会不会是这里的老板呢?

第三道菜是一道中西合璧的典型,嫩豆腐配上葡萄酒熬制的带有台湾麻油味道的浓郁酱汁,旁边伴有山上养殖的蟹腿菇,然后点缀上苜蓿芽和番茄。这道菜看起来就让人很有食欲,虽然是十足的素菜,但味道让人全然不觉的平淡,中餐独有(日餐也有)的豆腐配上西餐与日餐风格混合的调味,吃起来有滋有味。第四道菜是带着一股浓香上桌的,野蘑菇炖饭上面撒着奶酪碎末,吃在嘴里浓香四溢,让人根本停不下来。


随着第五道主菜上桌,主厨大叔再度腾出时间聊几句,我忍不住问他是不是旅店老板,他诙谐的说:“在店里你们才是老板”。老板给我们介绍上桌的烤猪肉,用的是台湾山地土产的黑猪肉,前阵子在大陆也热炒这种高档猪,一斤黑猪肉能卖几十上百块钱。台湾人养黑毛猪有很长的历史了,以至台湾最著名的小吃“台湾香肠”一定要是黑毛猪肉的才能算是正宗,而且加上台湾人在食品安全方面的良心让人放心得多,台湾的黑毛猪肉是正经的高品质食材。


上次把猪肉烤着吃还是在西班牙安达卢西亚,事实上老板用的黑猪肉更是品质甚高的品种,吃起来并不比西班牙的黑猪肉差。因为猪肉不能吃半生不熟的,普通品种的猪肉烤后就会变得过于坚实难嚼,这就体现出黑毛猪肉最大的优点。这种猪肉有着犹如高档牛肉般的大理石质地,瘦肉之中富含斑斑点点的脂肪层,即使烤至全熟也鲜嫩多汁,一口下去甚至有些弹牙的口感,一股浓浓的肉香从舌尖逐渐散开,一点不比牛排味道逊色。我连连称赞这块烤猪肉,老板则在端上来极少调味的原味鸡汤时,娓娓道来自己的烹饪之道,“其实就是选用可能好的食材,用尽可能简单的烹饪手法,保留食材本身的香味,当然还是需要一些调味来去掉食材本身不惹人喜欢的余味”,食材原本的味道才是他认为最重要的。
最后服务生端来了甜品“焦糖布丁”和“重乳酪蛋糕”,这块蛋糕吃起来奶酪味道超级浓郁,但又丝毫没有腻人的感觉,同时甜度也刚刚好。老板介绍说这种味道口感来源于自己手工制作的乳酪,这又是让我吃惊的一句话,难不成老板不仅仅自己做蛋糕甜点,而且还自己做蛋糕使用的奶酪不成?我想在我见过的厨师里,愿意自己花时间来为客人的甜点手工做奶酪的还真不见得有第二位。老板告诉我其实原先包括店里喝的酒在哪他都要亲自酿造,但如今实在是精力有限,而且自制原材料比买来的贵很多,很多不太重要的食材都买现成的了。


吃罢这顿饭,也和老板相聊了很多,得知老板Alan Lee年轻时是建筑业人士,岁数大了以后就不想在城市里待着了,于是在山里买了这块山地自己亲自设计了这座旅馆。之所以他会亲自出任这里的厨师,是因为他原本就是希望以经营一家情调餐厅为主,而烹饪则是他最大的追求和爱好。他并没有参加过任何专业厨师的训练,而是通过周游各国来汲取世界各地的烹饪方法和经验,吃到自己喜欢的菜就仔细琢磨一番,然后按照自己的理解改造重塑成自己推崇的带有中国风味的国际菜西餐风格。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Alan如今是“法国国际美食家协会”台湾辖区的会员以及几届认证厨师大赛的评审、顾问,在台湾的厨艺界颇有名气。


在来到餐厅的玻璃隔间里探看老板Alan的委任状时,他开始张罗自己制作的正在发酵的奶酪,引得我也很好奇一探究竟。这之前我还真没看过人手工制作乳酪,Alan目前做的这个工序是将发酵过的奶糊倒进过滤网中,滤去多余的水分。淡黄绿色的液体慢慢的从过滤网里渗出来,滴到下面接着的玻璃瓶中,这时Alan问我们要不要喝一下这个液体。原来这种淡黄绿色液体就是“乳清”,富含最优质的蛋白质,牛奶中大部分的矿物质与乳糖,含有多种氨基酸、益生菌,如果说这是一种饮品的话,那就一定算是最健康的饮品之一。老板会把乳清搜集起来装瓶,每天自己饮用一点,今天有幸喝了一杯这完全没有经过额外工业加工的纯天然乳清,味道清甜微酸,虽然不算特别好喝,但是那种味道感觉上绝对比养乐多健康得多。



除了制作奶酪之外,这个玻璃隔间里还放有他自己制作出售的手工巧克力,以及他私人收藏的各种伏特加、葡萄酒。随后Alan又热情的请我喝了一杯世界顶级伏特加“Beluga”,让我们品尝他亲手制作的生巧克力。值得一提的是这里制作的巧克力虽然售价不菲,但据老板介绍,他选用的法国可可粉是非常稀有的Criollo以及Trinitario品种,市面上90%巧克力的原料都是Forastero。




相聊之下,感觉老板Alan堪称把自己的所有爱好都融入到了自己的旅馆之中,他无疑已经成为了我们未来努力的榜样,Alan开这间旅馆的用意不仅仅是经营一场生意,更在于发展和满足自己的这些爱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一直都是我还比较自豪的一点,但相比Alan这样我还有年头需要努力。感慨了半天,最终还是要让人家好好的工作不能一直讨扰,出餐厅之前看到了乖乖的蹲在餐车二层等开饭的一只喵星人。Alan介绍说它叫做“美黛子”,是一只不认为自己是猫的猫,老板也认为它是一个工作伙伴,老板给他的定义是负责与来客互动并且兼顾警卫。美黛子一直都是那种困困的小神情,让人忍俊不禁。



回屋享受了一通温泉,伴着虫鸣水流的声音踏踏实实的睡了一觉,早上8点多就被温暖的阳光照醒了过来。阳明山里的空气绝对足够干净富氧,睡8个小时好比在城里睡了10多个小时,一觉醒来神清气爽,丝毫没有赖床的必要。清晨的丝绢谷是另外一番景象,晚上看不到的屋外景致现在一览无余,睡眼惺忪间看上去就是一片各种绿色的混合,带上眼镜来看则是层层叠叠的山谷美景,几十种植物茁壮的在旅馆的院落里生长。

适才想起旅馆提倡的经营精神是“自然”与“幸福”,在清晨这两方面的感受都达到了极致。走出房门来到三角形的大阳台上,发现甚至有一颗树斜着从地板上穿出,木质栏杆附近伸手可及还有几颗其他品种的大树,看得出来都是小有年头的老树,树上更是生长着厚厚的青苔。在阳台上坐了一会儿,夜里的虫鸣声被多种鸟类的叫声掩盖了过去,有的鸟甚至于就飞落到栏杆上,似乎也不是那么怕人,这种贴近自然的感觉,若不是远处半山腰上有着盘山公路提醒,倒真像是住在深山密林之间了。



梳洗之后重走昨天晚饭的那条小路,白天的景色比起夜里更真切也更迷人,石阶末端一颗巨大的三角梅正值花期,粉红色的花冠掩映在翠绿的树丛之间,花朵更是洋洋洒洒的落了一地。早晨虽然稍微有些凉,但我们还是选择在户外吃早餐,在餐厅门口看到可爱的美黛子执着的蹲在门廊上,目不转睛的盯着监视器屏幕,原来它还真的当自己是警卫了。







前一篇:情迷里斯本—寻找国宝蛋挞
后一篇:安达卢西亚大冒险—阿兰布拉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