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日光东照宫二荒山神社德川家康日本 |
分类: 走的地儿 |

德川家康是日本人气最高的历史人物之一,作为安土桃山时代的终结者,德川家康最终统一了日本,并且将自己的政治大本营设立在当年名不见经传的江户开创了江户时代,江户最终成为了今日的东京。德川家康为我这辈中国人所熟知,大多是因为从小玩日本“光荣”游戏公司出品的描述日本战国时代的众多游戏作品,相信像我这样因为游戏而对日本历史产生兴趣的人不在少数。

通过对日本历史丛书的阅览,被戏剧化如同中国三国演义一般的日本战国历史带给我很多乐趣,对那个战乱时代最终的受益者德川家康的事迹早已耳熟能详,所以到日本旅游也对德川家族的历史遗迹格外感兴趣,游览“日光”这个地方成了必然的选择。日光对于江户时代,对于德川家族的重要性独一无二,因为德川家族的家庙集中建筑在日光的群山之中,而德川家康这位一代枭雄也正是在日光寿终正寝。
从东京到日光虽然并不麻烦,但两个小时的车程也会使得一些驻足东京的游客望而却步,其实通往日光的铁路一路之上景色优美,有很长一段甚至于是在几十米高的雪松森林之中穿行,在冬季更是可以看到雪山相随,有美景相伴两个小时其实很容易打发过去。
从JR日光站到日光的古迹区着实有一段距离,不过那一路上可以领略日光古色古香美丽街道的魅力,旁边的众多精巧小店不会让这段步行太过无趣。在半路上会看到可爱的猫车咖啡店,以及用废旧缆车改装成的一个电话亭都十分有特色,要注意这个特别的电话亭可不是摆样子的,而是真的可以用的公共电话哦。


走过“日光食堂本店”这栋充满日本风情的建筑之后,就会来到一座横跨小河的桥上,与这座桥平行有另一座一般不让行人通过的红色“神桥”,这座小桥与周围的环境构成了日本著名的一幅画面,就算是在冬天依然可以感觉到它想要表达的优美意境。这座桥的修建据说是因为胜道上人在这里被两个巨人背过河(这么小的河感觉不用背也能走过去),为了纪念这个宗教传说,幕府特地在此建筑了神桥,并且在桥的一端设立了一座小小的神社,专供皇室成员和将军参拜。后来我才知道,原来这座桥是十万八千里(夸张了)之外的“二荒山神社”的一部分。


由于此行日光早上安排给了“日光忍者村”因此导致我是从下午才开始转日光的寺庙,所以我在“两寺一社”之中舍弃了“轮王寺”而选择直接游览稍远的“东照宫”。之所以如此取舍是因为它是供奉德川家康的神社(事实上是神道教与佛教混合的寺庙,说是寺庙也可以),而这正是日光存在并发展至今的意义所在。在德川家康死后,被奉为守护江户幕府的守护神东照神君,日本全国有239座“东照宫”而眼前这座则是总社,德川家康就安葬在这里。

走过幽长的神道,一座风格华丽的五层宝塔进入视野,这座塔昭示了东照宫的整体风格,我想在其他的日本神社里很难看到如此华丽的装饰。就算是明治神宫、伊势神宫等顶级神社也都是素面朝天,之前日本神社在我眼里都是朴素端庄的样子,看来统治者还是对自己的祖先比对待神名要更好一些。这座宝塔在元旦期间准许人们到近前观看,看似收的这两百日元不太值得,但这座宝塔确实有着非同一般的特殊性。这是很少见的不打地基建造的5层宝塔,塔内坠有一根长长的原木,用木头的自由摇摆来保证宝塔在地震中不会倒塌,从塔的底座小窗里可以看到这个奇怪的装置,虽然感觉不太靠谱但确实它从没因为地震倒塌过。

穿过有天王守护的大门,会看到一座风格略为跳脱的“神厩”(Shiyosha) ,细看之下可以看到墙壁上雕刻八组猴子来比喻人生的轮回,这些雕刻堪称日本江户时期最精美也是最出名的作品。其中有一幅描绘了三只端坐枝头的猴子,分别用爪子捂住眼睛、耳朵和嘴,比起其他几副雕塑来这三只猴子表现出特别的寓意。“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说”是佛教天台宗的教义,昭示了这座神社的佛教元素,很多游客都在这里模仿这三只惟妙惟肖的猴子的神态。这些猴子雕刻的方式基本贯穿了东照宫各处,采用大量的镂空的浮雕呈现出层次丰富的透视感和立体感,这些雕刻作品精美得让我赞叹。



往庭院里一直走来到唐门前,这道正在维修的门叫“阴阳门”,里面的拜殿叫“阴阳宫”(Yomei-mon)。这道门的维修需要六年之久,这让我感到万分遗憾,因为它是东照宫形象的代表,是整个寺院内最为华丽复杂的建筑。但不妨不注意力集中到门两侧的那些木雕窗户,这些木雕看起来和之前的猴子木雕风格完全一致,不知道会不会是出自于同一批艺术工匠之手。


这些窗户上着重刻画了各种形态的孔雀,也许是因为德川家康或寺庙的增建完善着德川家光格外喜好孔雀相关的崇拜。孔雀是佛教之中寓意深厚的一种鸟类,并且“孔雀明王”在天台宗体系中处于女性五大明王之一,没准那时的日本人认为孔雀与神佛的境界有着某种紧密的联系,总之其中必定有着深刻的寓意。这些孔雀所展现的雕刻技艺比猴子要更胜几筹,复杂的枝叶造型,云与水的刻画,陪衬的鸳鸯、兰花、仙鹤以及雏鸟的造型都可以用行云流水、浑然天成这样的词来形容,单看每一幅都十分精彩,退远一些远观则呈现格外的华丽质感。



这座门后是东照宫的主殿“阴阳宫”,首先看到的是左边的“神轿”储藏室,里面存放的包金裹银的轿子是在每年举行的宗教仪式里使用的。与之对称的是一座较小的拜殿,我到的时候正有神职正在做法事,但过了一会儿又有红裙飘飘的巫女拿着萝卜从里面走出来,让人感觉巫女这个职业现如今是不是实际上相当于寺庙里的勤杂工。



正前方的拜殿是东照宫奢华的极致(如果阴阳门能参观,估计还能拼一下),我个人认为这座大殿堪称全日本最华丽的宗教建筑,建筑上的每一寸空间都填满了各种精雕细琢的浮雕与描金装饰或彩色纹饰。尤其是大门上的白色与木头原色相间,然后局部描金的精美浮雕当真是高端大气上档次,这是我在日本闻所未闻的搭配方式,金壁辉煌的不禁让人有种幽雅但土豪的复杂感觉。



唐门的正门禁止入内,参观一律要往右手边走,脱了鞋走在冰冷的地板上,真是佩服很多大冬天穿裙子而且居然连袜子都省了的日本妹子,不一会儿凉意就从脚蹿便了全身。拜殿内禁止拍照,不过不得不说殿内的金壁辉煌比起外部来更加极致,几乎所有墙壁都被金箔覆盖,只不过不懂日语不太明白其中的各种说明是什么意思,就赶紧出来穿鞋暖和着了。
在拜殿入口的旁边有一个不起眼但额外收费的小门,虽说不起眼,但如果不去看看那基本就算白来了东照宫,因为那是通往德川家康陵墓的道路。我早就做过功课,这里还有一个重要的雕刻作品,但险些被我忽略。在我快要走过那扇小门之时突然看到门中间竖着一块牌子,上面一个红色箭头之着上访,写着“眠猫”二字。

抬头一看,恨不得成为整个日光代言人的这只木雕小猫果然就卧在房梁上,不过它实在是比我想象得太不起眼了。这个小猫雕塑有四百年历史,据说它栩栩如生的神态征服了无数日本历史学者和艺术家,不过说真的卧倒觉得其实还好,确实精美但东照宫实在是不乏细致入微的雕塑作品,倒是它的寓意耐人寻味。据东照宫官方说法认为它的安置使得整个神龛内从此灭绝了鼠患,更佳深刻的说法是它是作为安静安全的象征。而根据日光旅游宣传的说法,这只被印在JR日光线列车车门上的小猫完美的表现了“日光”这个词的深意,它在花丛中惬意休憩的样子让人联想倒“日光”的美好。而以我个人对德川家康人生历程的了解来看,或许他的子孙做次设计有着更深远的寓意,如果光是为了防鼠,没必要放在通往家康公陵墓的门上。
德川家康是以“隐忍”著名的人,他经历了整个日本安土桃山时代的大名纷乱过程,从一方小领主不断的明哲保身,蛰伏于众多风云人物的风头之下,例如织田信长、以及实质统一日本的丰臣秀吉都与其形成深厚的同盟关系,但他从不作出打算和这些人争夺天下的姿态。但风起云涌之后德川家康才是安土桃山时代最终的胜者,使得丰臣氏断后,而他的子孙却统治了日本200多年,德川家康这种极致的“厚积薄发”后来成为了日本企业家极为推崇的传统精神,甚至被学者上升到日本民族特性层面,德川家康自己也曾经表述过类似的意思,说自己此生大部分时间都在“沉睡”。我觉得这只沉睡的小猫有可能是对家康公生平经历的一种比喻,只不过艺术家做得十分委婉和轻松而已。
家康公的陵寝位于整个寺庙建筑的最高处,沿着狭窄的台阶走了百余台阶就可以看到青铜色的陵墓大们。这些绿色的大门连同门内的建筑同样也有描金装饰,但远远没有山下供奉神明的殿宇恢宏奢华,骤然变的朴素反而让我有些差异,不过仔细想来不难理解。就算德川氏当年居功至伟,控制整个日本,总归也还是明白自己是个凡人,就算之后想办法追封成佛来供人祭拜,也不能拿自己和诸多神道教与佛教大神平起平坐。为了不触怒神灵估计可以把自己的陵墓做得朴素一些,比众神海拔高了一点儿也就可以褒彰家康公的权势和功绩了。


进入这寺庙里的最后一个院落,正中的青铜宝塔就是德川家康的陵墓,虽然时隔几百年,但和多少年参看的史记和电脑游戏里的风云人物如此近距离,还是让我有些小小的激动。在家康公陵墓的一侧,有很多日本人排队参拜一棵古树,这种事儿在日本已经见怪不怪,因此我也没太在意那棵树的名堂只是再一次觉得日本人对于排队真的不厌其烦。


在东照宫转完,从寺门口向右可到“二荒山神社”,这条参道相当上相,红色的木墙安置在石头墙基上,上面爬满了沉积多年的青苔,一排斑驳的古老石灯格外密集的摆放在路边,就好像是一排守护神社的警卫一般。由此到来的是二荒山神社的侧门,乍看之下似乎这里并不那么有趣。


由于时间已经临近关门,卖票大妈本不打算让我买票进去,不过在我的一再软磨硬泡之下还是让步了。这座神社的本殿可以追溯到八世纪,同东照宫和轮王寺一样它是由胜道上人最初修建,虽说今天看到的各种殿堂大部分都是二代德川幕府将军德川秀忠重新修建,但仍然被看作是日光最古老的神社。这座神社的侧院里有着数十座枝社,供奉了各个领域的神仙,据说这里是日本灵验度数一数二的求姻缘胜地,从正在搜集供奉的巫女手中沉甸甸的篮子就可以看出这里的香火有多么旺盛。另外在这里再次看到对树祭拜的情况,古树具有灵性在中国也有此说法,因此不难理解,两棵并在一起的大树就是求姻缘,三棵大树就是求亲子关系、家庭健康和睦,相当直观。






回JR站的路上我想日光之所以吸引人,其实大部分原因在于东照宫,如果不来这里看一看,始终对于日式寺庙(神社)会缺少些理解。日本的神社大部分都很抽象,没有带有形象的神龛,建筑都力求简洁简化装饰,又限于语言问题,外行人很难仅从观看之中知道神社里各种现象代表什么深意。然而东照宫这座奢华至极的神社一反常态的使用了华丽复杂的装潢,五千多幅装饰雕刻与壁画充斥着各种比喻和故事,只要稍懂一些神道教或者佛教典故便可以获得更加丰富的观感。由此可见奢华还是又奢华的好处,有时候奢华复杂的东西比简约朴素的东西更容易让人读懂。

前一篇:日本东西—身家过亿的千本鸟居
后一篇:溢美意南—在卡塔尼亚逛菜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