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传统国学胜在历史悠久,却也失于未能与时俱进。儒家文化主要倡导的是血亲人伦、现世事功、修身存养、道德理性。简单而言,就是教导人们如何做人做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思想核心始终围绕着政治和精神层面,基本没有涵盖经济和物质层面的内容。这一点是与封建社会人们匮乏的物质生活资源相适应的。随着历史的延伸,经济的发展,我们的传统国学尤其是儒家文化已经不符合时代的要求了。
传统国学在当今的中国,三分之一有用,三分之一无用,三分之一负作用。当经济腾飞带来人们对物质需求的极度膨胀,传统国学对经济领域缺失的后遗症开始逐渐显现出来。人们开始变得迷茫空虚,无所适从,价值错位,甚至表现极端……,并由此衍生出了中国社会的三大矛盾:官场,贵而不富;商场,富而不贵;学场,不富不贵。
因此,追根溯源,造成中国文化断层、信仰缺失、价值错位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传统国学的创新力不足,没能与时俱进。在当今这个新时代、新经济、新人文的大背景下,人们亟需一部涵盖经济、政治、人文、社会等领域的新国学,来弥补传统国学对物质经济的缺失与不足。
《新论语》便由此应运而生。我希望这本结合了我30年商道箴言、人生智慧,并在传承传统国学的基础上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新国学,能够让社会上的成长型群体明白,让我们的脚步等一等我们的心灵;让成熟型的群体明白,让我们的心灵跟上时代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