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情陷非洲:德国电影《Nirgendwo in Afrika》

(2016-02-01 04:31:24)
标签:

二战

非洲

犹太人

分类: 纸上人生
      这一部电影,是我来德国后在网上看的第一部德语片。
      老电影,摄于2001年,曾获75届奥斯卡金像奖的最佳外语片。名不虚得,拍得果然好,故事好,演得好,音乐好,摄影也好,结尾动人。
       大学时代迷过梅丽尔 斯特里普的《走出非洲》。现在这一部,不能说没有前者的影响,毕竟那部片子无论原作还是电影都是轰动全球的,但是即使有影响,也是将非洲题材和犹太题材结合得非常巧妙。
       一句话,关键是,编剧导演参透了两者精髓相通之处。一个字:情。
       影片将二战期间德国犹太人的遭遇和非洲题材结合在一起,将失去家园的德国犹太人维特一家置于荒芜的肯尼亚。维特预见了犹太人在德国即将面临的危机,先行到了非洲,而后将妻子页叶缇和4岁的女儿蕾办来团聚。在这里,一家人开始又不习惯到习惯。
       可是战争中人们,心理总是投下各种阴影,加上性格的不谐,这些总是在维特夫妻间引起矛盾。只有女儿在成长过程中慢慢地与忠诚的厨子欧瓦、与当地孩子建立了感情。
http://s15/mw690/001WR5Tigy6Z127D6y20e&690in Afrika》" TITLE="情陷非洲:德国电影《Nirgendwo in Afrika》" />
       战争结束,维特立志要回国当律师服务祖国,可是妻子和女儿却舍不得离开非洲。一场蝗虫灾害最终使三人一起离开了非洲。
http://s16/mw690/001WR5Tigy6Z12ajhCf0f&690in Afrika》" TITLE="情陷非洲:德国电影《Nirgendwo in Afrika》" />
       非洲的自由奔放和德国纳粹的专制形成了剧烈的对比,人物的情感起伏以及个性都把握得恰到好处,哪怕是妻子的出轨,也是那么的自然。这里没有纯粹的好人坏人,只有真实的人真实的情感。
       非洲厨子欧瓦的忠诚,感动了小蕾,她甚至向父亲提出带他回德国,他好似她情感上的父亲。
       片尾,火车开动,一家人离开非洲,叶缇情不自禁地打开车窗,窗外走来卖香蕉的非洲妇女。叶缇对她说,我很穷,不能买你的香蕉。妇女慷慨地摘下一个送给她,称她是爱吃香蕉的猴子。叶缇握着她的手,久久不愿放开。镜头拉远,这个身穿黄衣的妇女在非洲旷野里奔走。
http://s11/mw690/001WR5Tigy6Z124RMRIda&690in Afrika》" TITLE="情陷非洲:德国电影《Nirgendwo in Afrika》" />
       音乐好听,雄壮神秘的非洲鼓主打,画面很美,即使贫瘠如荒野,也是蛮荒的美。
       人类,怕的不是自然的蛮荒,而是人心的蛮荒。
       片名有两种翻译,《情陷非洲》和《何处是我家》,都很切题,看你从哪个角度来理解了。
       身处德国,来看这一部影片,似乎对德国的理解加深了一点点。
       (剧照来源于豆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