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怎样和宝宝做游戏

(2012-12-25 10:03:06)
标签:

育儿

分类: 育儿话题

对孩子来说,游戏就是他们生活的全部乐趣;对父母而言,游戏则是教育的一种最佳形式。视频里也是这么倡导的。


为了孩子能玩出美好未来,父母除了开辟更大的游戏场地与空间,以及提供合适的、丰富的游戏材料,包括玩具之外,更应该以各种方式参与到具体的游戏过程中去。但是父母毕竟是成人,思想、行为与孩子是迥然不同的。你该如何融入孩子的世界,怎样和他们一起玩呢?事实上,父母首先要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水平和特点。

http://s16/mw690/6a70074bhd1a3bc32409f&690



 

不到一岁的宝宝基本上属于无能力的被动状态,还不知道怎么做游戏。

在他们眼里,父母或许就是一个大玩具

守则1:父母要主动地跟宝宝玩、逗宝宝开心。

最常用的一种策略是相互模仿动作和声音。比如宝宝无意中做了一个类似拍手的动作,父母马上紧跟着做一个拍手动作,然后宝宝又会模仿大人,继续学着做下去。还有常见的躲猫猫游戏:父母先和宝宝脸对脸玩一会,把宝宝逗乐了,然后故意躲到一边,宝宝就会探头探脑地寻找,父母再躲到另一边,宝宝又会跟过来。

当然父母也可以借助一些色彩鲜艳或带有声音的玩具和宝宝一起玩,如动物摇铃、拨浪鼓、彩色积木,这些玩具都有利于培养宝宝的注意力。

此外,这一阶段的宝宝特别喜欢水,父母在给宝宝洗澡的时候,可以适当延长一点时间,与宝宝一起戏水和做亲水游戏,也很有趣!

重点提示:这些适合小宝宝的游戏,无论内容与形式都特别的简单,却是建立早期亲子之间亲密关系最理想的途径,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孩子对世界的最初认识。

http://s10/mw690/6a70074bh7b5d2caafed9&690



两三岁的时候,宝宝特别钟爱假想游戏。

等孩子长到两三岁的时候,他们已经能够稳稳当当地走路,活动能力也大为增强,可以自己发起游戏了,并且他们越来越钟爱假想游戏。于是父母的角色发生了一些变化,他们不再起引导作用,而是配合着孩子一起玩。比如当孩子举着玩具枪跑过来,嘴上喊着不许动时,父母只能举起双手,扮成俘虏;当他们改换成拿着玩具针筒,一脸严肃地要给你打针时,父母也只好乖乖地坐下来当病人

守则2:在游戏过程中,父母可以给予适当的指导,如动作示范、引导孩子进行合理的想象和思考等。

父母还可以和孩子互相猜谜语、玩一问一答的游戏。

在玩的过程当中,父母必须遵循这样两条原则。第一,一旦与孩子开始玩了,就要玩到使孩子觉得满意为止;不能因为自己感到厌烦了,就单方面终止游戏。第二,要做孩子游戏的忠实合作者,但不要特意讨好孩子,不能一味地顺从他们。

父母还应该有意识地鼓励宝宝与同龄人一起玩,并允许他们去户外玩各种各样的运动游戏。

重点提示:在这一阶段,父母已经不再是游戏活动的主角了。

http://s10/mw690/6a70074bhd1a3c01ab769&690

 

三四岁或更大,他们越来越喜欢和小伙伴们在一起。

到了孩子三四岁或更大,他们越来越喜欢和小伙伴们在一起,一般不爱跟父母玩游戏。所以,父母最好退居二线,成为游戏的旁观者。

守则3:这并不意味着父母完全退出游戏,实际上你还是应该关注孩子游戏的过程与内容,做孩子们最可靠的监护人和最聪明的游戏顾问。比如在玩追跑游戏时,有的孩子眼看就要被追上了,一时情急之下,很可能从高处跳下来。父母就得想方设法防止类似的危险因素,还有就是要考虑各种玩具的安全问题。

在游戏的过程中,孩子很可能发生玩不下去的情况。比如在玩兵捉贼游戏时,两个孩子都想当警察,都不愿扮小偷,双方一僵持,游戏就没法继续了。再比如孩子们爱玩的游戏不一样,意见不统一,结果都不知道该玩什么好了。

这时候父母不应该直接给孩子出主意,而是该用一些启发性的语言引导孩子们自己动脑筋想办法。

另外,孩子游戏的一些内容可能是反面的,比如某个孩子扮演的爸爸总是打孩子。父母就要告诉他们,爸爸妈妈都是爱孩子,不打孩子的。还有孩子游戏时可能会出现排挤某一小伙伴的现象,父母应该弄清楚原因,比较妥当地解决问题。

重点提示:等游戏结束后,父母还要培养孩子自己动手收拾玩具、整理现场的良好习惯。

国内外的大量研究都已证明,当孩子的父母参与游戏时,他们游戏活动的时间明显增长了。而另一方面,毕竟孩子才是游戏真正的主人,游戏是孩子们自己的事情,所以,父母要参与并支持孩子的游戏活动,但应避免过分介入。至于如何把握这一分寸,就需要父母明智地作出判断了。更多详细教程请点击http://epr.ac/QHXaOI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