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昌平报6月6日记忆深处的芒种
(2022-07-18 10:37:06)寇俊杰
芒种有两种含义,一是这时麦类等有芒作物均已成熟,田野间呈现出“东风染尽三千顷,折鹭飞来无处停”的景象;二是人们通常会在这个阶段忙于夏收、夏种和夏管,俗称“三夏”。也就是说,芒种的到来,预示着农民要开始忙碌的田间生活,所以“芒种”又称“忙种”,农谚说“栽秧割麦两头忙,芒种掌灯夜插秧”,很形象地说明了芒种的“忙”。
小时候,我们村的地是很让外村人羡慕的。村北有坡地,可种红薯;堤内有水浇地,可种小麦、玉米;堤外是沙滩地,可种谷子、花生、大豆、棉花等,离河更近的地方还可种水稻,好像什么都可以种。人们往往只注意收获的幸福,耕种的艰辛此时已遗忘脑后了。特别是每年的芒种前后,又特别是这时候下了一场及时雨,忙得让人快步如飞。
在众多的粮食作物中,小麦、玉米是最重要,也种得最多的。以前是收完小麦后再种玉米,我记事的时候,不知谁发明了一种“A”字形的撑竿,是用两根长竹竿做成的。它可以顺着麦垄平插进去,把麦杆撑开,人们就可以很方便地锄坑种玉米了,这样在收麦前玉米就已种好,减轻了收麦后繁忙的程度。由此可见,真是高手在民间啊。
种其它作物虽然没有那么麻烦,但为了以后吃、用方便,人们还会尽量种得全一些。收麦子都已经够累的了,但人们舍不得喘息一下,就立即忙着备种,今天种豆、明天种棉花、后天种花生……人们总是把时间排得满满的,常说的一句话也是“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就是都播种完了,接下来还要不间断地管理,薅草、打药、剔苗。庄稼人要想清闲,只有到了秋收以后,冬小麦种上了,才可以在家里享受一年的劳动成果,过几天晒晒太阳、悠悠转转的日子,但有时候在冬天还要兴修水利、加固河堤。现在想想,一辈辈庄稼人在收获的季节获得的幸福是多么不易啊!
短短三十多年过去,人们种地越来越多地使用机械,芒种变得不再忙了。特别是近几年,我们村整体拆迁,坡地建成了工业区,水浇地开发成居民社区,就是河滩地也盖成了几幢三十多层高的“丽水花园”,引得不少城里人来这里买房。
如今,人们的生活好了,“芒种”也就只是挂历上两个平凡的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