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盐都日报5月7日我的读书经历

内容详情
2022年05月07日
我的读书经历
寇俊杰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上了小学,那时每家都很穷,根本没钱买书,想看书只能借老辈人留下来的旧书。知道谁家里有书,我就找到他家的小孩子,用收藏的糖纸换,或者用玩弹玻璃球的游戏赢。有了新玩具,只要人家有书,我也是让人家先玩。
有一次,我看到老师桌子上有一本发黄的《安徒生童话集》。我想看,但老师说那是他给儿子刚借的,等儿子看完后再让我看。于是我就盼望着他儿子早点儿看完,可他儿子天天放学还要给猪薅草,看得很慢。没办法,我就替他薅了一个月的草,他才把书看完给我。后来,在县城上班的哥哥让我到那他那儿上学。城里同学的书多一些,再加上哥哥和院门口摆小人书书摊的认识,人家也不问我要钱,我看书更是如鱼得水,一有空儿就去看书。看书多了,作文自然也写得好了,老师经常表扬我,并在课堂上当范文读,我看书的劲头更高了,那时也不知道累,就觉得有书看真好!
有了看书的习惯,我初中的时候学习成绩也比较好,中招考试以优异成绩考上了中师。学习不那么紧张了,学校有图书室,每周二、四可以去借书,我还参加了学校的文学社,喜欢上了诗歌。
再后来,家里生活条件明显好多了,我陆续买了一些书,而且越买越多。刚结婚时屋子小,书只能躺在纸箱里,睡在床板下。几年前,我终于有了大房子,我首先买的就是大书架。看到摆满了各类书籍和绿植的书架,我想不但我高兴,那一本本书也一定很高兴。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看的书也越来越多。自从发现了县里的图书馆,我差不多每周都到那里看书、借书,和那里的工作人员相熟,成了那里的常客。尽管后来有了网络,在网络上看书,尤其是手机上看书更便捷,但我还是习惯于看纸质书,喜欢沉浸于那缕淡淡的墨香。现在,县城建了很多城市书屋,那里环境安静舒适,图书种类繁多,又成了我看书的新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