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第21封信,刊于4月14日泰山晚报文青随笔

标签:
散文张修东收藏泰山晚报历史 |
分类: 放肆心情 |
第21封信
刊于2023年4月14日《泰山晚报·文青·随笔》
亲爱的爸爸:
见字如面。尽管咱爷俩只能在梦中相见。
掐指一算,您已经离开我们 22 年了。从您走后第二年的清明节开始,我就给您写信,这是第 21 封了。一封封无处寄发的信,只有写了、烧了,我的心才得以安顿。
至今还记得,您走后的第一年,我给您写第一封信的时候,用的是横格信纸 。纸张被泪水浸过,有些褶皱,字迹也模模糊糊。那封信最终化为了一缕青烟,飘到九天之外,相信您一定收到了。
有位作家说,父子一场,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爸爸,那这封信,我就跟您拉拉背影吧!在我心底深处,您的背影从未走远,咱爷俩的缘分,一直没有隔断,尤其是清明节前后和您的忌日,这种感觉越发强烈。
您的脚步坚定,背影总也匆忙。37 年的矿工经历,您是这样过来的:下再大的雨,您穿上雨衣雨裤,宽厚的背影在灯下一闪,就步行上班去了;风雪天,您穿戴好棉衣棉帽提前出门,把母亲的劝留声关在了家里,窗外,您的背影越来越小,直到我看不见。很多年后,您的话仍在我耳畔回响:“干工,就得有干工的样儿!”
我上中学后,每次放学回家踏进院门,最盼望见到的,就是您的那辆大金鹿自行车,那意味着您骑了十几个小时的路,从矿上回家了。周末,我看到您的背影在自留地里忙碌着,那会儿既不夏种也不秋收,我不知道您在忙些什么,直到多年后我成了“矿二代”才明白,您把抢种抢收的时间,让给了比自己困难的工友。
我是循着您的背影踏上矿工这条路的。您还记得吧,我参加工作后下矿,从未利用祖辈的关系托人调工作或半路“撂挑子”。后来,我听见您跟亲戚夸我:“俺家老大调到宣传科,我没找过一个熟人也没花一分钱,全是他自己努力干出来的 。” 为此,我的心里也写满了 自豪。
或许是因为我继承了您的事业,打我工作起,咱爷俩的沟通交流更贴心了。我走的路,正是您的期待。后来好几年,二弟三弟先后招收入矿、娶妻生子、在矿山安家,咱家的日子也挺平顺,一直到您退休。可就在这时,您的体检结果却让家里塌了天!
医院里,我们兄弟几个轮流伺候您,您的背影让人揪心——一米八几的身材不再伟岸,腰板不再挺直,肩膀消瘦,连说话的声音也不再洪亮。那时候,我不敢想,失去了您背影支撑的咱们这个家,会变成什么样子。
最终,我们还是失去了您。面对您的遗像,我们哭成了泪人。您慈祥的面容和临终前的劝慰,刻进了我们心里,也给了我们面对一切的勇气。
您走了,我们与您的躯体告别;您没走,我们永远铭记您的精神。
又是一年清明时,我们到您的墓前祭扫,我也像往年一样,又写了一封无处寄发的信,希望您在天堂一切都好,保佑家人平安。
您的大儿子:张修东
2023年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