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张修东见闻散记工作时间漫游费休闲 |
分类: 散文随笔 |
妻子想女儿想得厉害,尤其是夜间一直梦境不断。这会儿懒散地坐在车子上,可能还在梦中。车子一会一站,走走停停,停停走走,乘客只上不下,妻子顾不了那么多,一直在哈迷着,我敢断定,这个时段发生的事情,她一无所知。
自打去年6月孩子竞聘到山东长征教育,快一年的时间了,我很少请长假,这次还是借着为女儿拾掇租住房屋的机会,一次性请了四天假,于是也就有了这次出行。相对于工作时间来说,出行的时间显得可怜兮兮,但我觉得也该知足了。
电话响起,那边的家人在问及邻座一位大妈,现在到哪里了?大妈沉着应答着。看来,家人思想心切,一霎半会也等不得了。不知道远在淄博、几个月未曾谋面的我的女儿有没有这感觉,我想那是必须滴,女儿经常用这词句儿。只是一个尺度不大的急刹车,车子在等红灯,后座位上的一中年妇女趁机打起了电话,铃声响了半分钟了,还不见接听,妇女嘟囔着,着急地又拨了一通手机,终于传来了应答声。早上走得急,忘了喂小鸡了,可别忘了喂喂呀,再就是天气不行,鸡苗一定别往天井里端。身边的家人极似是妇女的妹妹,说起了我似懂非懂的家乡话,咱说咋样,哥哥一定不会忘了喂鸡苗的,这么一个跨区电话,加上漫游费,快赶上鸡苗钱了。牵挂,牵挂,还是牵挂,就是暂时离开家一会儿,也是少不了那些有始无终的牵挂,电闸拉下了吗,门窗关好了吗,牲畜喂饱了吗,到点接孩子了吗……一切的周转,就像父母挂牵远方的孩子,终究,鸡苗太过于羸弱,要是长大茁壮了,就会自食其力,也一定是免得人牵挂了。可是,鸡苗长大了,不知不觉间成了大鸡,却有了迟早要走的路和不济的命运,这无法改变,也是自然规律。听这话,我在思考时,耳边传来了年轻母亲和幼儿的欢笑声。女儿在起头,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预备,唱。女儿发出了清脆的歌声,舒畅自然而稚气十足,童声在车子里婉转流淌,而母亲在众多的乘客面前,显得有点腼腆而木讷,右手紧紧搂着女儿,左手却在捂着嘴,曲调只能从指缝间偷偷溜出一些,引得了女儿更为放肆的笑声。妈妈,你唱,妈妈妈妈,你唱。看来,无知者胆大,幼小者大胆,而大人们知道的多了,对任何事物有基本的评判标准了,反而像老子所言“俨兮其若客”,有点怕这怕那,显得不自在了,这难道是未知可否的定律?
乘车即景,像是一部微电影,更像是一个行车记录仪,把温暖的车厢里发生的一切都毫无删减地保存记录下来。是的,这一车人,这母女、姐妹,这问话、应答……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可能,明日相同的车次,却是另外一组乘车人,它们的欢笑或许更甚,生活的演绎会更精彩。但是,我敢设想,今天乘车的人,很有可能今生就见这么一次面,然后就各奔东西,照看各自的方式生存了。今天的相识相见,就应该看做是一个缘分。下一次的相聚更待何时,所有车子上的人,都无法找出正确答案。
车子匀速行进中,这时,妻子斜躺在了我的肩膀上,一副温暖自持的样子,依靠,这大概就是夫妻之间的温暖依靠,真意依恋吧。这使我想起原来一家三口出行时,女儿与妻子坐一起的场景,一般地都是亲情依偎,这样子安全得体无牵无挂,就是猛不丁的急刹车,也会有人为你扶搀保驾,躺在这肩上、躺在这怀里,可抵温暖床铺,可顶宽大的沙发。
几个小时的疾行,车子到达了总站。秩序的市内公交如约接力,没有了长途车的拥挤,倒是多了喇叭声人声广告语的嘈杂。十几分钟一班的公交车有条不紊,井然有序,车子上下左右到处干干净净,明明亮亮,给人看着很舒服的感觉。这时上来一位农民工模样的中年人,一大包东西先上了车,自己又倒回去拿物件,司机耐心等待着。上得车子,却又发现自己没有零钱投币,于是掏出二十元钱和前门的小伙子找零兑换,小伙子没等车子启动,就站了起来,一步跨到投币箱前,麻利地掏出钱夹子刷了卡,这时的我发现,好多的乘客,好多的素不相识的乘客都对小伙子投去赞许的目光。我细细观察,小伙子穿着很时髦,头油光亮,手机很大气,耳机线很长直通双耳。他是像对待自己的大哥那样子的虔诚,去看待这位农民工模样的人的,所以就有了义无反顾。这就是和谐融洽,人与人之间,行动胜于千言万语,没有这个代为刷卡的动作,更值得受人尊重的了,我想。
2014年4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