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园家长分享】我是这样面对孩子黑白颠倒玩游戏的
标签:
和谐园家庭教育育儿岳建国 |
分类: 家长分享 |
五一面授之后我最大的改变是不再强求孩子按照我的要求去做了,懂得了跟青春期的孩子不能硬碰硬,凡事都跟他好好商量。其次我的改变是降低了对孩子的期望,不再望子成龙,不再期望他考上名牌大学,而是期待他首先成为一个正常的人,正常吃饭,正常睡觉,正常上学上班,自食其力,做个普通而快乐的人。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自己的孩子,哪怕他连狗都不如,也还是要接纳他不是?再无奈也得接受现实。我的第三个改变是焦虑少了(但是做到不焦虑真的很难哦)。当你放下期望,心平气和地去面对自己的孩子的时候,焦虑少了,虽然看到他通宵通宵玩游戏,仍然会禁不住焦虑和狂躁。
孩子的变化,首先是放开之后玩疯了,每天只吃一顿饭,睡三四个小时,其余19-20个小时都在玩游戏,通宵通宵地玩。我强忍着坚持岳老师的"三不"原则,不打扰他,漠视。就这样一直到了5月5号。那天孩子又玩了个通宵,直到早上8点,说要睡一个小时,9点让我叫他起来学习,因为第二天要参加入学考试。9点叫醒之后,孩子并没有学习,而是又接着玩游戏。孩子爸爸受不了了
孩子真正的变化是从5月14号开始,那天早上要6:30
孩子的另一个变化是逐渐转移和减少了对游戏的兴趣,开始有了新的兴趣点。这个变化大概是由于我们不断的引导。我们没有完全做到不求不助,也不知道对不对。我理解岳老师的“不说”原则,大概因为很多时候家长不知道怎么说,或者说了反而效果不好,但如果你非常了解你的孩子,试探着说了,并且孩子愿意积极地接受,能够起到积极促进的效果,那我觉得可以说。举例来说,有一天孩子说玩游戏累了,想看电视,那个时段正值下午,孩子翻了半天说没有好看的电视节目,还不如继续玩游戏有意思。这个时候我适时地给他推荐了一个国际中学生辩论赛的视频,赛场上的选手都是他的同龄人,各个思维敏捷,唇枪舌剑,场面很紧张很激烈,孩子看完果然被深深吸引,后来的几天又接着看了几集。再举个例子,有一天晚饭做好了,孩子不吃,非要吃肯德基,我说那走着去,他非要我开车去,后来双方妥协一起骑小黄车去。吃肯德基的时候,孩子说第一次骑小黄车很有意思,我趁机向他建议:那咱们吃完饭骑车逛逛。后来我们一路骑车到了鸟巢水立方。孩子很开心,那天他感受到了除了游戏之外还有别的有意思的事情。当天晚上我们又建议孩子跟我们去花园散步,起初他不愿意去,我也不强求他,只是说:外面空气好,透透气挺好,天气晴朗还能看到星星,咱们一起数星星,找找北斗星。后来孩子就跟我们下了楼,刚开始是散步,他嫌慢,我就建议他跑步,那天晚上我们围着花园跑了半个小时,大汗淋漓,洗完澡很舒服,运动累了,孩子很早就睡觉了。更重要的是,那天,他感受到了运动的快乐和除游戏之外的生活的快乐,我相信此后他会常常出来和我们一起跑步。
今天周末,孩子以前的一个小伙伴去上课外补习班(外教口语课),问我家孩子要不要一起去跟美国老师玩玩。孩子就一起去了。课上,美国老师很活跃,不是单纯地练口语,而是把孩子们分成几组,让他们每个团队一起合作作项目(好像是在一个荒岛上设计日晷什么的辨别方向和时间,大概意思哈),之后每组到前面给大家做演讲,下面的老师、家长和别的组同学都可以提问挑战他们。当然,全程都得说英语。我家孩子玩的很开心,三个小时一点都没闲着。回来跟我说今天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周末。
谢谢各位的鼓励,也特别感谢岳老师从根本上扭转了我的教育理念。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