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和谐园家长分享】有界有度的爱才是真爱!

(2021-04-11 18:07:32)
标签:

和谐园

家庭教育

育儿

岳建国

分类: 微课
和谐园学习群家长五一来和谐园面授学习后的分享:

五一放假前夕,期中考试成绩出来了,孩子的成绩从班级的中等直接降到了倒数第一名,7门课总分只有440分。虽然从初一上学期开始因为孩子玩游戏的事情我们一直在斗争,期间也采取了断网,没收IPAD等方法,但效果时好时坏,但是像这次期中考试这样成绩一落千丈却是我始料未及的。因为从一开始对孩子玩游戏的事情持反对态度,所以一直以来我都在寻找如何让孩子摆脱网络游戏的办法,为此,在网上搜索相关内容,类似书籍也买了不少,但都收效甚微,给我的感觉是,你越是禁止孩子玩游戏,他就越会想方设法的去找各种机会。

比如,这学期开学初,我跟班主任商量后没收了IPAD,除了平时上课用之外,周末把IPAD留在学校,为此,孩子跟我提出抗议,我还是义正言辞的以让他专心学习为理由拒绝了。孩子嘴上没说什么,但是清明节假期,他借口回学校拿书,偷偷的打开教室的密码柜,把IPAD装在书包里,带回了家,这一切我都被蒙在鼓里。第二天早上,孩子就以头疼没休息好为由不去上学在家玩游戏,却被疑心重重中午突然间杀回家的我抓了个正着。接下来的事情可想而知,严厉的批评,没收了IPAD,下午押送回学校。。。。。之后的一段时间貌似平静,但是孩子用放弃学习,倒数第一的成绩给了我最强烈的无声反抗。面对倒数第一的成绩,孩子并没有表现失落和沮丧,他找我谈话一开口就说:你什么时候让我网游戏?如果你不让我玩游戏,我就不学习了。。。。。

当时我就意识到,对于孩子网游戏的事情,“堵”不是个好办法,第一:青春期的孩子都有逆反的心理,你越不让做的事情越要去做;第二:孩子不是生活在真空里,学校里孩子们都在谈论游戏,一些公共场合很多年轻人都在玩游戏。如何让孩子对游戏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律才是真正解决这个问题的核心所在。但当时的我,跟群里的很多家长一样,迷茫、困惑,无从下手。

去面授之前,我关注“和谐园”的微信公众号已经有1个多月的时间了,对岳老师的家庭教育理论还是比较赞同的, 但是具体到践行,尤其是‘三不’的理论如何在生活中去践行,我还是没有把握,也担心彻底放开之后孩子完全没有了约束,会不会就此沉沦?如果这样,孩子还能继续学业吗?如果考不上一个好的高中,将来上不了好的大学,工作也又该怎么办呢?我当时的心情,用两个字来形容最为恰当,那就是“焦虑”。

五一放假前夕,孩子又一次的跟我提出要拿回IPAD,要玩游戏,而且告诉我,假期作业他是不会写的。为此,我们又发生了争吵。这种争吵在过去的一年中因为孩子玩游戏而屡屡发生,亲子关系一度非常紧张,孩子甚至对我说:你是不是我亲妈?我是你亲生的吗?

万般无奈之下,我跟他说,你玩游戏影响了学习是事实,所以我不同意把IPAD还给你,不如这样,我们去淮南找一位心理专家请教一下,据说他帮助了很多这样的家长和孩子解决了孩子玩游戏的问题,如其咱们两在家里较劲,不如一试。孩子为了拿回IPAD,想了想就同意了,我就马上定了高铁票。踏上了淮南面授之旅。

在淮南见到了岳老师,还有幸遇到了另外6个来自不同地方的家庭,2天短暂的学习和交流,真的是受益颇多,课程的相关内容岳老师每天都在给大家滴清水,我就不一一赘述,这里,我想把自己的一些心得跟大家做一个分享,请岳老师和群里的各位多多指教:

1.找到孩子不上学网游戏的真正原因,有因才有果。通过面授,我认识到孩子玩游戏不上学只是一个表现,这个表现透视出孩子正在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这个压力有来自学校的,也有来自家庭的,因为压力,孩子选择了游戏这种解压的方式,并不是因为玩游戏才不去上学,找到孩子网游戏不上学背后的原因,对症下药,才能真正的解决这个问题;

2.降低对孩子的期望值,给孩子减压。去年小升初的时候,为了给孩子选择一个好中学,圈定了几个目标学校,为了参加目标学校的考试,给孩子报了课外辅导班,周末几乎全天上课,孩子也曾经提出过太累了,不想上了,我总说:再坚持一下,所有的孩子都是这样,不是你一个人辛苦。现在想来,那时候就已经埋下了厌学的种子。其实,如果孩子发自内心的热爱学习,上什么样的学校都能成才,人家山沟里的孩子不一样能考上清华北大吗?可惜,当时被小升初的气氛裹挟着,一门心思就想让孩子上个好中学,根本没有去想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孩子才是学习的主体,主体不积极,其他人怎么着急都是白搭啊!

3.孩子是独立的人,父母对孩子的关心和爱要有界限要适度。纪伯伦曾经说过: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个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边,却并不属于你。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达到的明天。。。。。。这首散文诗很好的诠释了孩子跟父母之间的关系。可惜我们以前并没有很好的理解和践行,有多少父母是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曾经全方位的干涉了和正在干涉着孩子的自由,践踏了孩子尊严。当孩子进入青春期的时候,他们自我意思的觉醒必将带来的是强烈的抗争,这就是父母眼中的“逆反”。庆幸现在意识到还不晚,还有改过的机会。面授回来以后,我把事情划分成三类,每一类事情分别用不同的方法来对待。第一类,孩子自己的事情,比如学习、游戏、业余爱好、交友等等,这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将来也是要他们自己去面对的事情,这些事情家长要彻底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处理,在孩子寻求帮助的时候,可以适当的提出建议,最终的决定权在孩子自己,无论孩子的选择对错与否,都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家长切记不要再横加干涉。面授回来,我把IPAD还给孩子,同时告诉他:玩游戏是你自己的事情,我不会再干涉你。第二类,孩子需要父母提供帮助和支持的事情,比如,孩子现在未成年,父母需要为他提供衣食住行人身安全方面的支持,这样的事情,我的想法是在物质层面上延迟满足或者降低要求满足,不能有求必应,在情感上不要过度关注孩子,让他认为自己是家庭的中心。家庭地位应该是:长辈、夫妻、最后才是孩子。当一个孩子被过度关注以后,他会觉得你们都要围着我转,一切都是理所应该,从而逐渐的失去长幼之序,孩子也会变得自私自利,目中无人。一个自然需求被过度满足的孩子,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因为可以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为什么要努力呢?下一步我准备有计划的创造条件降低孩子的自然需求满足,进而激发他的内在动力。第三类,父母自己的事情,比如父母自己的工作,交友,业余爱好等等,这些跟孩子无关的事情,父母要有坚定的原则,不要被孩子左右。孩子只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不是全部。我看到很多父母为了孩子放弃了很多,但是结果如何呢?孩子根本不领情, 一个失去自我的人,又如何给孩子树立榜样,让孩子尊重你呢?我的做法是,孩子有孩子的未来,我们做父母的也好做好自己。父母对待生活的积极态度,也会无形中影响到孩子,说教不如身教。我知道很多父母孩子因为孩子不上学了,心情低落。曾经看到群里有个妈妈说,自从孩子不上学了,我就不买衣服了,没心思收拾自己了。恰恰相反, 越是这样,我们越要好好生活,坚信孩子会越来越好,我们自己也要越来越好,父母和孩子分别是独立的个体,谁也不是为谁而来到这个世界上,我们要把自己活得精彩了,才能给孩子一个积极向上的环境。

4.坚定的践行‘三不’。我每天在群里学习,看到很多家长在践行三不的时候有反复,有动摇。说实在的, 我在去面授之前,也是抱着怀疑的态度,但是既然之前我们采取的其他方式都没有成效,既然认同并选择了这个方法,那为什么不坚持下去呢?岳老师说过,今天很残酷(很多家长以泪洗面,彻夜不眠),明天更残酷(孩子从他律到无律,疯狂的彻夜玩游戏,我的孩子现在就是在这个阶段,已经10多天没有去上学了。)这个阶段是最需要家长挺住的阶段,一定要忍住,不要干涉孩子,否则又是一场大战,之前略有改善的亲子关系又会一落千丈。既然认清楚玩游戏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就一定要放手。每当挺不住的时候,我就告诫自己:如果我不能监督包办他一辈子,就越早放手越好, 他不过是在玩游戏,又没有杀人放火。实在看不下去,就出去跑步,健身放松两不误,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再回来心平气和的面对孩子。

5.家长的心态一定要调整,不要再采取以前的说教啊,指责啊,讽刺挖苦的态度,孩子很敏感,你是否发自内心的接纳他,他是完全能够感觉出来的。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大脑发育不完善, 一言不合可能就会大发脾气,所以,跟青春期的孩子千万不能硬碰硬。要时刻提醒自己:孩子是一面镜子,孩子的问题都是家长的问题,孩子帮助我们发现了自己的问题,并且在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帮助我们认清自己, 我们应该感谢孩子。问题早出现比晚出现要好。周围有重点大学肄业的孩子, 有大学毕业在家啃老的孩子, 这些孩子貌似一路顺利上了大学,但是他们其实就是一个巨婴,没有真正的成人。所以,我们的眼光一定要从学习成绩上挪开,关注孩子内心的成长,先成人,再成材。思想问题解决了,孩子有动力了,学习成绩那都不是事儿。群里很多家长孩子纠结孩子不上学了,中考怎么办?拉下的课怎么办?这些无谓的担心只会增加家长的焦虑, 内心的焦虑又会影响感到孩子,给孩子带来更大的压力, 孩子的压力源不能消失, 孩子又会陷入恶性循环之中。这样反反复复就会延长治愈的时间,得不偿失。前几天,孩子因为网络不给力,当时在打比赛,所以生气把IPAD摔坏了,在他情绪激动的过程中, 我一直保持了平和的态度,等他发泄完了,求助我的时候,我没有指责,带他去苹果店售后解决了问题。所以,面对孩子,一定要平和平和再平和,做到,你闹我不闹,你吵我不吵,以静制动, 以不变应万变, 孩子没有了对手,也会安静下来了。家长情绪平和的本身也是给孩子身教。

6.面授回来到现在大概20天,我基本上很好的践行了三不的原则。以前看到孩子玩游戏,我就会气不打一处来,会焦虑, 会睡不好觉,晚上会一遍遍的提醒他要睡觉了,但是都没有用,说多了,孩子很反感,发脾气。这次把IPAD还给他之后,无论他多晚睡觉,我都忍住了。我按照自己的计划做我自己的事情,不再盯着他, 我觉得自己整个人都轻松了, 也不再焦虑了。因为我真的想通了, 儿孙自有儿孙福,我着急我焦虑也没有用啊,既然没有用的事情为什么要做呢?以前吃饭的时候,总是要叫很多次,孩子才来。现在饭做好了,我就叫一遍,孩子不来我就自己先吃饭,吃完饭做我自己的事情。孩子现在也会主动帮忙收拾一下碗筷。现在孩子虽然每天在玩游戏,但是亲子关系有了很大的好转,做任何事情不再背着我。吃饭的时候好吃的才会跟我说:你多吃点啊。昨天我回来晚,他给我打电话说:你回来吃饭吗?吃的话我给你做。岳老师说过:关系大于一切,士为知己者死,亲子关系搞好了,让孩子从内心接受你了,才可能继续走下去。

7.做好社会支持系统,全方位给孩子减压。孩子的压力无外乎来自几个方面:学校、家庭、自身。孩子不去上学以后,除了自我调整,在家里给孩子减压之外,我也跟各科老师进行了积极地沟通。前天去学校跟心理老师也进行了沟通,也得到了她的大力支持。外压解决了, 现在就是给孩子时间和空间自己调整。没有不想好的孩子, 在家这些日子,他自己有时候也说:我还是想去学校,在家玩游戏也没什么意思。虽然没有兑现,但是说明孩子是想好的,只是目前还过不了自己内心那一关,这个时候更需要我们家长坚定不移的给孩子创造一个和谐的环境,真正发自内心的接纳孩子目前的状态,默默守候,静待花开!
8.接下来,在目前三不我准备在降低自然需求和提升社会需求方面再进行一些践行,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期望可以跟大家一起继续学习,多多交流。

最后,感谢岳老师和和谐园的各位老师!感谢群里各位群友的分享,鼓励和支持!为了孩子和我们自己的美好明天,继续努力!加油!(文章写于17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