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我放假回到老家,看着沿途一路熟悉的风景,感到即亲切又充实。深秋,午后阳光正好,抬头,一片金黄尽收眼底。阳光镀在故乡千里沃野上,我清楚地看到,茂密的林叶间,已经挂上了沉甸甸的果实,对着我开出了温暖的笑意。一串串硕果,饱满、莹润、欢快,透着秋日特有的光泽和等待收割的喜悦。我口中已经感到丝丝的清甜,眼睛一下子明媚起来,心中一喜,多了些秋实的期盼。
后来,跟奶奶说起,她笑了笑,眼里带着深邃,“你们小孩子懂什么?我们小时候,种一块地不容易啊!”于是,便絮絮叨叨的跟我拉起了家常,“我小的时候,十六七岁,还没有你高,就要到村外好几里远的地方挑水,一不小心摔倒,衣服便全都浸湿了。”她顿了顿,接着说,“后来,好了一点,可以轮流守水灌溉,大半夜的,随时光着脚踩在水里。我现在还记得,冬天寒月那水是那么刺骨的冷……唉,靠天吃饭的日子不好过,辛苦一年到头,若是庄稼再卖不了一个好价钱,等在地里烂掉,一年的辛苦就白费了!”
这时,我的心中似乎对耕种有了新的定义,好像累累硕果的成熟,都需要浸润在这苦涩的汗水之中。
这天,父母带着我,绕过层层崎岖的山路,来到一个山坳里。大片大片瓜果蔬菜,看得我眼花缭乱,正值丰收时节,一片农忙好景象。一望无际的沃野,把整片山园都染上了秋的味道,我想:这得耗费多少人力物力啊!
种植基地的主人是爸爸的朋友,他带着我们来到地里,一个个成熟的果实,听话的乖乖的躺在地下,盖着茂密的绿叶被,静待走进我们的餐桌。而另一样东西却吸引了我的注意力,只见地里纵横交错的一条条黑色的细管,想蜘蛛网一般保护着地里的果实。“爸爸,这是什么?”“这?你连它都不知道?这是滴灌呀!水流只需顺着管道,就可以丝毫不费力的灌溉植物。”说完,爸爸指着不远处那个喷洒着伞状水花的机关对我说:“那个是喷灌,洒水均匀,又能极大地节省水资源。滴灌、喷灌结合使用,根据作物的需要,省水省肥又省力,还能促进它的生长,比传统的漫灌不知好了多少。”
我若有所思的往前走,来到一个大棚前,一进去,就可以感觉到两种截然不同的空气。外面干燥凉爽,室内却是温暖湿润,一棵棵小幼苗在温室的呵护下茁壮成长。它们的根,不是生长在土里的,而是一株一株,浸泡在营养液中,吮吸着营养液中的养分。忽然,头顶什么东西“嗡嗡”的飞过,抬头一看,一架无人机盘旋在空中,飞在空地上均匀地撒下种子。主人操控着无人机,笑盈盈的朝我们走过来:“这是刚从国外引进来的新技术!”
吃过晚饭,回想起一天的收获,我的内心无比充实,无意间听见爸爸问起“听说今年的菜价不好,是吧?”“嗨,哪有菜价不好的时候,因为这儿的气候特别,我的菜都快成‘网红’了,在电商上卖势好,主要销往北上广等大城市,上个星期,还有外国友人找我订购蔬菜呢!”叔叔笑吟吟地说。
我看见,他的脸上带着一种无以言表的自豪与喜悦,是那种品尝到甘甜后的喜悦。好像自己尘封的作品,终于有人欣赏了一般,笑得淳朴又充满了自信。我的心中十分感慨,农民,不再是一种迫于生计的职业。我觉得,此刻的他们,就像艺术家一般,孕育出崭新的生命,走上由科技沟通的桥梁,再由快递添上最美的色彩——成熟的金色。彰显着各种生命的流光溢彩,在这天地间明快的色调中,尽情的诉说着由科技带来的快乐。
没想到,小小的山坳里,竟也能充满科技的气息。短短的十几年间,从原来的人背马驮,到电脑操控;从原来的靠天吃饭,到“呼风唤雨”,在科技这条路上,只有我们想不到的,没有我们做不到的。“科技”这个古往今来,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它遍布我们的生活,也是我们伟大复兴的脉搏。它可以很大,大到离我们几十光年的卫星飞船,也可以很小,连我们吃的每一粒米都可以带着科技的味道。我想,我们每个人都是科技的践行者,未来祖国的科技天地,必然群星荟萃,未来科学的浩瀚星空,必定群星闪耀。
我想,我一定要当新时代的“播种人”,感受厚积薄发的生命力量,见证祖国科技的飞速发展,见证祖国实力的步步强大。就像在一望无垠的田野上,见证每一株幼苗沐浴着明日的曙光成长,在丰收中实现我们祖国复兴的中国梦……
(云南曲靖市沾益区李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