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指导管理时间

(2024-09-12 05:13:41)
分类: 家长篇

教育孩子是一门大学问。管的太多怕孩子嫌弃,管的太少又怕孩子学坏。心理学家李玫瑾教授,在一期《圆桌派》中曾经提到,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存在一些弊端,而最大的一点就是:有些家长他在该管教孩子的时候不管,不该管的时候却开始管。孩子的前途,不仅拼的是自己,更是要拼父母的育儿智慧。每一个优秀的孩子背后,都离不开父母的奋力托举。优秀的孩子都是管出来的,熊孩子总是惯出来的。家长记住这3点,就能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孩子。01一一

管好时间,让孩子形成自律。后台有一个妈妈问我:孩子做事总是拖拉,做作业一定要盯着才会做,看电视如果不提醒他能看一整天,吃饭、睡觉都要人跟着催。道理说了千百遍,可孩子不但没有一点改进,反而越来越不听话了,该怎么办?在家长圈里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10个孩子9个磨蹭,还有一个根本就没有听你说什么。不可否认,随着我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总感觉时间不够用,而孩子呢倒是不急不慢,磨磨蹭蹭。想要孩子告别磨蹭,就得让孩子学会时间管理。两点建议,让孩子学会时间管理,形成自律。

第一,和孩子建立一个可视化时间表。教孩子认识时间,家长就要想办法把抽象的时间具体化、事件化。如果孩子能够看到时间,将时间可视化,可以被孩子观察到,那么孩子对于时间概念的理解,就相对容易一些。比如什么时间起床,什么时间吃饭,什么时间学习,什么时间玩耍......可以自己DIY时钟,或通过时间三段卡等,将孩子要做的事情和时间建立起联系;

让孩子感受到时间的事件化长度化,他才能更好的理解时间概念。

第二,让孩子体会一下磨蹭产生的后果。

有些孩子的磨蹭,是因为没有时间观念。当孩子磨蹭的时候,适当让他体会一下因为磨蹭,而失去了做某件事情的机会,他自然就会明白自己应该提高做事情的速度了。朋友家有一个7岁的女儿,刚开始上小学的时候干什么事情都是磨磨蹭蹭,一副漫不经心、与我无关的样子。你催她,小朋友不急不慢地吐出一句:我们小孩子,做事就是慢吞吞的,你越催,我们就越慢。后来朋友跟孩子说从明天开始,妈妈就不催你了,妈妈只会提醒你,你需要自己安排时间。第二天,小朋友依然懒懒地起床,慢悠悠地刷牙吃早饭。朋友在一旁静静地看着,愣是忍住没出声。不出所料,孩子上课迟到了,还挨了老师的批评。小朋友满脸委屈,怪妈妈没有催她快一点。朋友把昨天的话又跟孩子说了一遍,这次小朋友似乎听懂了。从那往后,再也没催促孩子。磨蹭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不断催促的家长,不妨对孩子多一些耐心,多给孩子一些时间。心理学上有一个超限效应:指当一个人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后,会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最终效果只会事与愿违。美国著名幽默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去听一个牧师演讲,最初感觉牧师讲得好,打算捐款。10分钟后,牧师还没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决定不捐了。最后牧师终于结束演讲开始募捐时,过于气愤的马克·吐温不仅分文未捐,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这个故事很好的诠释了超限效应,教育孩子也是这样。过度焦虑、太多催促,只会扰乱孩子成长的节奏。智慧的父母,都拥有敢下来的勇气。(作者 张小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久情景致四首
后一篇:静心做教师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