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教学效能
(2024-09-10 05:22:04)分类: 研训篇 |
昆明官渡区刘本龙
从前,我们教师习惯于“苦干加实干”“汗水加时间”“补课、补课、再补课”的提高教学质量的常规性工作,不可否认在一定范围,对一些学生是有效的。但是,随着时代进步,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日益提高,教师们习惯了的常规性教学,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教育强国要求,坚持新发展理念,开创新发展格局,力求高质量发展要求教师不再按照常规性的方式完成教育教学工作,而要改变以往固化的常态,做超常规的工作,我们怎样提高效率呢?
要认定超常规工作的正确性。现在要求在不增加课时,不补课前提下提高教学质量,这就是“超常规性”的要求和工作,这种要求和工作逼着我们改变习惯了缓慢低效的“常规性”教学行为,逼着我们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教学质量,逼着我们要计算教师、学生、家长的时间、精力、经济成本,逼着我们要正视自己的教学是否是高质量,是否有高成效。人们的生命是宝贵的,生存时间是有限的,生活的内容应该是丰富的,此项事务用多了,过多地损失了一生的时间、精力、钱财、生命,势必就影响了必须要做的另外事务所需要的时间、精力、钱财、生命。教学只是教师、学生生命历程中的一部分,它应该占据人活着所需要的必要时间,但它不应该占用教师、学生生活生命中做别的事情的时间。教学应该在它必须有的时限内完成应该完成的工作,达到应该达到的成效。这就是现阶段作为教师应该有的超常规思考。有了这种思考,才能提高工作效率,达到高质量要求。
提高工作效率特别要有超常规的思想和行动。那就是在规定时间内达到规定的目标,取得超常规的成效。那就是教师自己的“超常规”的努力与功夫。从前习惯于把一节课的内容拖延成两节来完成,现在一节课必须完成;从前习惯教师包讲包做,现在必须师生共同来讲来做;从前习惯于讲知识学知识,现在必须要培育教与学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从前习惯于共同补课,补好补坏,一律多劳多得,现在必须高质快速出成效,不一定多得,如此等等,这就是超常规的要求与行动。
面对这超常规的要求,一些教师必然成为超常规的思考者与行动者,也必有不愿意超常规的“顽固者”。应该相信:超过常规“法则”的提出,一定是要革除“常规性”工作中的种种“陋习”,一定是具有“新生事物”的特质,它的出现一定有其特殊的渊源及指向,也必然能够收到习惯于“常规性”思考与行动的人意想不到的结果。这种或许是对我们每个人、每个家庭,对国家社会的发展都是有益的。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满腔热忱地做好习惯了的一般常规工作,也能满腔热忱地做好超常规的工作,以超常规的新理念和行动来展示自己的智慧、风格和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