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当兵人
(2024-08-31 06:34:32)分类: 散文篇 |
昆明官渡区
每次到公园散步,总会想起“兵哥”。
“兵哥”走了,但他的一些事,我永远不会忘记。
这是“兵哥”爷爷的一段故事。兵哥在上世纪60年代参军,他进步很快,表现出色,两年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当时正处于援越抗美期间,他当了侦察兵。他无数次历经艰险,冒死冲在前头,后来受了重伤, 五处骨折,心脏也受到损伤,几次立功受奖。退伍后,他回到村里,儿女、亲人、朋友对他非常关心体贴;乡亲们非常敬重,都亲切地尊称他“兵哥”,小孩见他都喊“兵哥”爷爷,大人小孩有空常常聚在他身旁,听他讲侦查兵的故事,讲得多了,他的口才越来越好,听的人越来越多。大家种田的辛苦疲劳也消失了,他说“当年受伤遗留下来的疼痛也减轻了,有时激动,尽然不再疼痛了。”
改革开放把村里人带入了城市化,青壮年人告别了种田,变成了上班族。听兵哥讲故事的人越来越少,他当年受伤遗留的疼痛越来越加重了。每天晚上他疼痛难忍,久久不能入睡。一个个夜晚,他在疼痛中熬过。他早早爬起来,慢慢地扫地,擦洗,收理东西,为家人做一些事情,疼痛稍微减轻了一些。但是,只要没有“事情”,疼痛又加重了。家里人为他着急、忧虑、想各种办法,什么放松、旅游、看医生、吃祖传秘方,也都没有作用。上初二的小孙女也为爷爷着急,三年前的一天,突然提出她唱歌,让爷爷拉二胡,从此,爷爷学生时代拉二胡的技艺又重操起来了。以后孙女每天放学回家,做完作业,双休节假日,就在兵哥面前唱歌,她唱得很动情,会唱许多许多的歌;兵哥很投入,也会用二胡演奏许多许多歌,还能够一边演奏,一边唱歌,兵哥与孙女伴奏演唱,两代人乐了,全家乐了,兵哥的疼痛也减轻了。
白天,家人们上班去了,小孙女上学去了,兵哥带着坐垫,背着二胡到关上公园,时而安静地演奏几首,时而豪情奔放地独唱,时而边奏边唱,唱得真切感人,公园里的人闻声而来,一个个,一群群的围到兵哥跟前,渐渐地有人带来二胡、三弦、笛子、手风琴与兵哥一起演奏,也有人与兵哥合唱,也有人自愿来跳舞,请兵哥的乐队伴奏。公园里有了一种越来越感人的气氛,兵哥乐了,多年的疼痛也“消失”了。
“兵哥”成了这个公园里最熟悉的“名字”,他的故事,他们的演唱每天都给人们带来情趣。
“兵哥”突然走了,公园里似乎少了一些气氛。但人们还在传说他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