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男人一个孩》里写道:“除了旅行,我发现干别的很多事也能有旅行的享受,比如读书,比如工作。总而言之,在读书和旅游比起来,我宁愿当个已读书本的收藏者,也不愿意当个目的地的收藏者。”很多时候,不一定只有通过花钱、打卡,才能让孩子见世面。今天就给大家推荐几个低配版“见世面”方式:
1.
带孩子去公园
以前放假,我时常带孩子去附近的公园玩,一待就是一下午。我会带孩子一起观察飞鸟鱼虫、花草树木,用带有识物功能的APP扫一扫,就能看到植
物或者昆虫的简介。我会搭起帐篷,铺上一个垫子、放上几个面包、几瓶水、几篮水果,带孩子享受野餐的乐趣。公园里还可以认识更多的小朋友,他们可以一起探索未知的世界。在这里,不仅能调动孩子的观察力、想象力,培养孩子的探索精神,还能让孩子享受美好的玩耍时光。
2.
带孩子体验不同种类的交通工具
父母可以趁暑假,挑一两种孩子日常不常接触的交通工具,无论是地铁、公交、轻轨、还是高铁,都能坐出不同的花样来。坐公交时,孩子可以从中学会如何购票、如何找座位以及如何保持礼貌和秩序。孩子还能顺便欣赏到沿途的风景、路边的街道。再者,带他乘坐一次火车或者高铁,让他自己收拾行李,再拿着自己的行李找到对应车厢以及座位。不仅能培养他独当一面的勇气,还能让他学会基本的社交礼仪以及如何与陌生人打交道,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
3.
摆一次地摊
网上曾有这样一个段子:孩子表达能力弱怎么办?——去摆摊;孩子看到陌生人害羞怎么办?——去摆摊;孩子数学不好怎么办?——去摆摊!想要提升孩子阅历,磨炼生活技能,暑假不妨带孩子体验下摆摊。河北石家庄,就有4个堂兄弟组团摆摊卖冰棍,大太阳天,热得满头大汗,他们仍努力叫卖。虽然只卖了七八十块刚好回本,但他们却真切地体会到了,什么叫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摆摊还能让孩子明白生活的艰辛,赚钱的不易。相信经历这番体验之后,他更能理解父母的付出,从而会更努力地去读书,追逐梦想。
4.
和孩子一起逛超市
我一直觉得,带孩子逛超市,是一件看起来很日常,却极有教育意义的事。出发之前,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共同制定一张“购物清单”。可以给孩子一定的预算,让孩子通过简单的计算和取舍后,在预算内选购自己喜欢的东西。
之后到了超市,再让孩子根据购物清单自己选购商品,培养孩子做事的条理性和计划性;最后,在购物结束的时候分一些东西给孩子拎着,一来能锻炼一下孩子的身体;二来也能让他们学会分担,体谅父母。
5.
带孩子读一些“闲书”
平常孩子学业繁忙,无空阅读,暑假便是一个让孩子读“闲书”的好机会。莫言回忆自己的读书经历提到:“我童年时,看‘闲书’便成为我的最大乐趣。我体能不佳,胆子又小,不愿跟村里的孩子去玩上树下井的游戏,偷空就看‘闲书’。”写下高考满分作文《赤兔之死》的蒋昕捷,从小就喜欢读闲书,《隋唐演义》《古文观止》等很多古典小说,他都烂熟于心。这些看起来“无用”的知识,在那个夏天,不经意间改写了他的命运。别小瞧这些“闲书”,他们不仅能拓展孩子的知识,还能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记得作家孙生龙曾说过:“这年头,不是有钱人的天下,也不是有权人的天下,而是有心人的天下。比钱、拼权都是假的,拼智慧、拼给孩子最好的传承,才是真的。”真正的见世面,不是透支家庭,用钱给孩子铺路。而是领着他步入知识的殿堂,走进自然的怀抱,体验不同的人生,奔赴热闹而又真实的人间。点个在看,希望每位父母都能带领孩子过一个热气腾腾的暑假。(作者
番茄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