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官渡区
刘本龙
有书说,“人的功用也有分别”,这话言简意赅,表明芸芸众生皆存在差异和不同。
虽然单位部门为了完成整体统一的目标任务,要求全体人员统一认识,统一行动,要求遵守工作规程;但各人的工作态度、责任心、发挥作用的功效总是不同
,甚至差异很大。同做一种工作,各人工作的心思意念、方法、效率、发挥的功用也不同。
同是一个班的学生,学习目的、态度、方式、成效不同。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发展情况也不同,在人生事业和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不同,得到肯定和回报必然不同。
男女恋爱结婚成了家,成为夫妻,从远距离的两个人变为近距离的至亲,也有许多不同,甚至差异很大。但是,既然成为夫妻,成为一家人,纵然不同却各有功用。在家庭事务中,特别是教育孩子,各人都有特别的不同的功用。在家庭中作为不同,不能要求一致;做多做少,想法做法也不一样,不可能扯平,只要各尽所能就行。
同是一个家庭一个爸妈养育的两个、三个孩子,即使爸妈懂教育会教育,但是他们的习惯、身体、心理、爱好、学业,发展情况也不尽相同。在教育孩子方面的思想观念、途径、方法,教育效果也存在分歧。分歧不可避免,一方教另一方沉默就好。
西方哲学有句名言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那么,个人、群体、社会、国家的思想行为就更不可能完全相同了。如果说,要得到部分相同,是可以的,这也必须一方或者双方做出努力。如果要绝对相同,要别人与自己的想法或者标准都相同,那就是痴人做梦。一些道理许多人都知道,都会说,但面对实际生活中的具体事情,具体问题,就心口行不一样了。有话说,“三岁孩子都知道,八十老翁做不到”。可见,要把明白的道理转化为实际行动,坚持下去成为习惯,成为自觉行动,需要有自控力,有持久的自觉性。有人硬要配偶与自己想法做法一样,有人硬要儿女照着自己的意愿做,有人要学生个个听自己的话,有人看什么都不满意,有人天天骂骂咧咧,怨天尤人,有人要他人都符合自己的心意,有人想不通别人为什么不理解自己。这就是不明白人的不同和差异性。
人的“三观”不会绝对相同,只要彼此包容,取长补短,合作共进就好。有人每天活得很现实、很简单、很开心。能做什么就做什么,能怎样生活就怎样生活,他们不多思想自己的年日,利益得失,不与人较劲,自己保持着爱心,乐于忍耐,乐于顺从,乐于吃苦奉献,自己活得轻松愉快,得着生命的情趣,他人也被渐渐感化。有人志向远大,想法多多,喜欢单打独斗,一生奋斗不止,乐于自己一人奔忙辛劳,不愿意别人打扰。有人既无大志大行,也没有脚踏实地生活的心思行为,成天困在自己的套子里空想,度过一年又一年。谁对谁错,没有谁来帮助定论,谁也强迫不了他人一定要这样生活,不要那样生活。怎样生活,是各人自己的选择,自由的支配,最终成为不同的人生。这也是人的不同和差异。并且人会在自己与他人有不同,有差异的生活圈中一过就是多年,甚至度过一生。是的,有人一生都没有弄清活着的道理,一生都没有积极主动地改变自己的现状!
看来,人若把心思精力用在要他人与自己相同,要他人理解自己,也是白白地内耗。各人做好自己才是硬道理,各人善心善言善行最重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