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劳动基地实践

(2024-07-30 07:44:46)
分类: 教育篇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云南省思茅第一中学与思茅区银生庄园于2024713日携手共建校外劳动实践基地,以拓宽劳动教育渠道,深化学生劳动教育,推动学校与社会的紧密合作。在云南省思茅第一中学校外劳动实践基地授牌仪式上,思茅第一中学副校长李字娇老师将劳动基地的牌子授予银生庄园的负责人李杨经理。本次活动由思茅一中综合实践中心负责组织,活动参与人员包括初一年级7位老师以及初一年级的39名学生。 图片 图片

授牌仪式结束后同学们在思茅银生庄园开展了“研茶之文化,品茶之飘香”的普洱茶文化研学实践活动。

     邢波老师给学生们介绍,茶的发现与利用,在我国已有四千七百多年的历史。早在秦汉以前,先民濮人就在无量山、哀牢山一带从事茶的种植、驯化和制作。至今,该地区仍保存有距今3500万年的中华木兰化石,这不仅是珍贵的地质遗迹,更是茶文化的历史见证。经地质古生物学家分析并得出结论:现今所存活的普洱古茶树为木兰的后代。

普洱茶,作为我国十大名茶之一,其原产地在滇西南,因制造集中于普洱府所在地,并以普洱为集散地而得名。相传银生的由来,源于茶叶如白银般贵重:茶生银、银生茶、茶银生生不息,故为银生。银生茶就是普洱茶的前生,普洱茶就是银生茶的今世。而银生,就是如今的景东。

在宛如水墨画卷的夏日景致中,孩子们化身为小小采茶农,他们头戴草帽,身背竹篓,欢快地在绿色的茶园间穿梭。他们细致地寻找着最鲜嫩的茶叶芽尖,亲手采摘,细心感受茶树的清新气息,抚摸娇嫩茶芽的青绿。这一体验不仅让孩子们亲近了大自然,更让他们深入了解了茶文化的魅力。

图片 在采茶活动结束后,学生们又参观了茶叶制作车间,进入茶叶加工区,了解加工工艺。亲眼目睹了茶叶从鲜叶到成品的蜕变过程,了解了制茶工艺的复杂性和精细性,根据工艺制作出普洱生茶和普洱熟茶,散茶,饼茶等等。工作人员还详细讲解了茶叶的审评标准、储存方法和泡茶技巧,让孩子们对茶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学生们也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亲自上阵,体验炒茶、制茶的各个工序:摊青、杀青、揉捻、干燥(晒干)。看一片小小的嫩叶在自己的努力下,一步步变化、成长为一叶香茶,同时也锻炼自己细心和耐心。

作为普洱人,除了深入了解普洱茶的历史与文化外,掌握泡制一杯优质普洱茶的技能也很重要。同学们和老师围坐一起,学习泡茶。

第一步,备具。准备好所需的茶具,包括盖碗、公道杯、茶虑、品茗杯、茶夹、茶叶以及烧水壶。

第二步,温杯洁具。使用沸水对茶具进行烫洗,确保茶具的清洁与温热,为后续的泡茶步骤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三步,投茶。根据茶水比1:20的标准进行投茶,确保茶水的浓度适宜。

第四步,醒茶。沿着盖碗边沿缓缓注入沸水,让茶叶在水的滋润下逐渐苏醒。首次醒茶约5秒后出汤,第二次润茶时则采用快进快出的方式。

第五步,闻香。在公道杯热闻茶叶的香气,注意让水气自然散开,避免烫伤鼻子。

第六步,冲泡。采用中细水柱轻柔地注入沸水,等待约5秒后迅速出汤,保持茶汤的醇厚口感。

第七步,品茗。将公道杯中的茶汤平均倒入品茗杯中,师生们共同品尝普洱茶的滋味与口感,感受茶文化的魅力。 图片 图片 图片

“劳力劳心,亦知亦行。”劳动是生命的底色,也是获得知识、求得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本次劳动教育研学实践活动,同学们亲身感受了劳动成果带来的乐趣,参与了采茶活动,学习了中国传统泡茶礼仪,了解了茶叶的制作过程。此次活动使同学们对普洱茶文化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进而强化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并提升了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同时,同学们在交流中培养了合作精神,在合作中提升了个人素养,团结协作与人际交往能力均得到加强,并激发了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展望未来,相信此次研学活动所带来的深刻体验与感悟,将激励同学们将所学知识与经验付诸实践,为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青春力量。

  (云南普洱市思茅一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培养阳光心态
后一篇:每天做好自己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