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注孩子变化

(2024-07-26 07:06:26)
分类: 家长篇

小学阶段,孩子对父母,可谓是言听计从。亲子关系,往往也很融洽。而当孩子,升入初中之后。一些家长会意识到,孩子似乎变得叛逆了。

14岁左右 ,许多孩子习惯了顶嘴,跟家长对着干。于是,大家可能会产生这样的认知:孩子升入初中后,似乎变坏了。

孩子变坏,是从14岁开始的?

14岁现象的原因解析

教育心理学上认为:孩子到了青春期,会伴随着“14岁”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往往离不开这两个原因。

1、孩子可塑性强。青春期,是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

他们的行为模式和价值观,在这一阶段极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用一句老生常谈的话来说:“跟好人学好事,跟坏人学坏事。”在可塑性极强的阶段,孩子若是遇到错误的引导,将会做出过激的行为。恰当的引导,能促使孩子向善,反之则可能引发不良行为。

2、孩子认知有限。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他们的身体快速发育,心理上也经历着巨大的变化。虽然说,孩子思维开始独立了。他们对世界的认知,也获得了进一步的提升。但是,因为阅历有限。孩子的认知,还不够健全,缺乏是非管理的能力。

他们容易受外界影响,产生冲动或极端行为。面对青春期的孩子,家长的角色,会显得更加重要。为了避免亲子关系的尴尬,为了避免孩子受到错误的引导。作为父母,无论多忙,都要陪伴好孩子。具体如何陪伴呢?以下几点建议,或许能为家长提供一些参考。

第一、建立信任的亲子关系。信任,是沟通的桥梁。家长应努力成为孩子信赖的朋友,倾听他们的想法和困扰。而不是,仅以权威者的姿态进行说教。通过真诚的交流,增进彼此的信任,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支持。

第二、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作为家长,应保持敏锐的洞察力。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一旦发现异常或不良倾向,应及时介入。采取温和而坚定的方式,纠正孩子的行为。同时,也要避免过度干预。要给予孩子,适当的自主空间,让他们学会自我管理和承担责任。

第三、身体力行做好榜样。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所以,父母应该做好榜样的作用,用言行举止引导孩子。

家长的行为举止,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家长应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正面的榜样。通过自身的良好行为,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结语孩子在14岁左右,时常会迎来,一系列的变化。在这个时候,大家的认知有限,探索的欲望却很强烈。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做出匪夷所思的事情。作为家长,应该意识到这些。无论您多么忙碌,都要抽出时间,陪伴孩子度过这个阶段。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观念。那么接下来,孩子才能少走弯路,才能过好这一生。(家庭教育信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漫说合作探究
后一篇:助力教师发展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