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促质量
(2024-06-09 10:07:39)分类: 研训篇 |
日前,由昆明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织,主题为“昆明市2024届三诊一模高三复习教学质量分析及备考建议“的教研活动在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新校区拉开帷幕。活动伊始,王雯老师介绍了此次活动的内容及意义,师大附中孙艳屏老师代表附中外语组对大家的到来表示了热烈欢迎。
活动中,黄倩、文艳、左丹蕾和邱倩四位非常优秀且经验丰富的老师分别从阅读理解、语法填空、应用文和读后续写四个方面依此进行了细致的试题分析和阅卷反馈,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给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备考建议。活动最后,王雯老师高度概括了四位老师的发言要点并从高考改革趋势和高考英语试题可能会关注的问题两方面进行了深入延展,为全市英语老师指明了下一步复习教学的方向。
黄倩老师首先呈现了此次市统测各类学校总体数据以及阅读检测情况分析,并以此数据为基础,指出了阅读理解部分存在的共性问题: 第一,语言基础知识不扎实,具体体现在词汇量不足、语法基础薄弱、知识面狭窄等;第二,语言能力仍需加强,需要具备一定的语句分析能力和语言理解能力;第三,缺乏做题技巧,不善于总结归纳方法,但也不能只依靠技巧做题;第四,思维品质有待提升,高阶思维能力,如推理、概括信息、分析信息逻辑关系等仍存在问题。同时黄老师也依据此次考试所反映出的共性问题,提出了切实有效的备考建议,即“三位一体,立体备考”,强调要为学生搭建真实情景,使语言知识在情景中产生意义,从而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认知体系。具体包括,第一,要帮助学生通过阅读、记忆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系统提升词汇和语法能力;第二,用好考试和练习中的语篇,精选精讲多指引,例如,此次阅读理解C篇首段中以连贯且有逻辑的动作链构建了一幅活灵活现的跑酷画面,因此教师在讲解试题时切忌以题讲题,可以精选这样的文段,带学生细致分析其中考究的用词及句法结构,让学生沉浸在英语的魅力中,并以此指导写作。
文艳老师作为此次统测中语法填空部分的阅卷组长,首先对语篇中“龙”的翻译进行了解读,指出此次语法填空的语篇很好地反映了课标对于学生文化意识培养的要求。其次,文老师逐一分析了该部分学生的失分点。主要问题出现在虚词、谓语动词及冠词,尤其第37题,极少数学生能填出model after这一固定搭配,这也反映出学生对于不给提示词的填空答题要求模糊不清,并且养成了定势思维,脱离了语篇去答题,因此也提示教师在日常的词汇语法教学中要以运用为导向,渗透构词法的教学,除了常见的派生、合成也应关注转换法。最后,文艳老师以存在的问题为基础提出了以下几点备考建议:第一,回归真题,依托语境,查缺补漏;第二,聚焦考法,帮助学生理清题目规则(例如无提示词填虚词且只能填一个词,有提示词最多可填四个词),分析考点分布,熟悉出题规律,并且尝试转换身份,创造机会,让学生从出题者的角度理解语法填空的考查内容及方法;第三,进行分类专练,帮助学生夯实基础并形成知识网络。
应用文阅卷组长左丹蕾老师首先从题材、体裁及写信对象三个方面细致分析了此次的应用文题目,并以学科核心素养为依托,深入解读了此次应用文试题对于学生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文化意识及思维品质四个方面的不同要求,例如陈述事件、传递信息、构建恰当的人际关系,面对学习困难主动寻求渠道加以解决,主动调控心态和情绪,具备跨文化交际的意识与能力,擅于观察、分析和推断并具有创新思维等。其次,左老师详细解读了应用文评判标准,概括而言,包括内容要点的完整与丰富,词汇和语法结构的准确和丰富以及上下文的连贯性。同时,左老师反馈了此次统测阅卷应用文部分的亮点及延续性问题:体裁误用现象减少,感谢句式表达得体,多样且多元,篇章结构概念清晰,书写愈发工整,但仍然存在标点误用、混用,文本内容空洞单调,语言表达错误且单一,句子间缺乏有效衔接等问题。左丹蕾老师指出要帮助学生系统梳理应用文常考语篇类型,通过读写结合、段落写作等方式提升学生应用文写作。同时教师也应关注该部分的命题趋势,加强学生的情景角色融入,反模板反套路,并尝试体裁边界模糊化的应用文写作。
邱倩老师从试题分析、典型错误和备考建议三个方面详细呈现了此次统测读后续写部分的阅卷反馈。邱老师认为此次读后续写的原文具备有高度、有热度、有效度三个特点,原文难度虽不高,但人物多,细节多,该部分对学生的主要要求是能够厘清故事逻辑,讲“好”故事,from problems to solutions。该部分存在以下几类典型错误:续写要求不清(新增人物,新增段落,增加了旁支细节),叙事视角错误,人物混乱,情节错误(情节单一,相关度不高,对话占比较重),语言表达错误,书写不规范(换行符号不规范,大小写不规范和标点符号书写不清)等。基于此,邱倩老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提出以讲——仿——用为底层逻辑的58天读后续写备考建议:第一,考场视角是讲解的逻辑起点,要求自己与学生能够做到一读读所有,边读边勾画,在读的过程中获取文本要素,构建情节同时构思灵感;第二,清晰且及时有效地评价是改进的动力,不定时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分层评价、自评或互评;第三,综合而有侧重地设计教学过程是复习活力的保证。邱老师提供了自己的两个教学案例(作文素材二次整理,语法与写作结合的专题课)为在座教师提供了新的复习思路;第四,不让评语流于形式,赋能学生成就感。
活动最后,王雯老师从高考改革趋势以及高考试题会关注的问题两个角度对此次昆明市2024届“三诊一模”英语学科复习教学质量进行了总括性分析,指出需要减少学生机械刷题,死记硬背的现象,同时建议各英语教师在下一步的复习教学中需加强对说明文体裁的关注。
两个半小时的教研活动,书山报告厅座无虚席,烈日炎炎,空气燥热,来参加本次活动的英语教师们却屏息凝神,全神贯注于每位主讲教师的发言内容,完美实现了“研”语绽芳华,聚力共成长的美好愿景。前路漫漫亦灿灿,笃行步步亦驱驱,高考英语复习好比是无涯之海,而行者无疆,唯有积跬步,方能致远。相信通过此次教研活动,各位老师都能各取所需,融会贯通,以指导日后的复习教学!(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