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幸福
(2024-06-03 05:44:00)分类: 随笔篇 |
幸福是什么?用师大教授刘玉鹏的话来说,幸福是活得好,做得好。我认为要想幸福就要有平和的心态。心态失衡,看什么都不顺眼,做什么都不开心,始终也不会觉得幸福。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每天在从事着繁重琐碎的工作,不但要付出自己的体力和脑力,还要更多的付出自己的情感。付出了很多,但得到的却不是很多。特别是遇到学校管理缺乏人性化或个性学生、个性家长等种种问题。如果教师没有一个平和的心态,那将会心理不平衡,而无心于教育教学工作。“幸福感的产生是要接受不能改变的,积极改变不能改变的”。这又是另一位张教授对幸福的浅释。那么,怎样才能获得幸福呢?
一、“阅读是专业成长的加油站。” 这是云师大教授成巧云老师的原话。对!幸福就要享受阅读。据统计,2011年中国的人均图书阅读量是4.3本,韩国是10本,俄罗斯超过20本,以色列最多,达到60本左右。从这个层面而言,中国的阅读氛围是属于比较淡的。教师所从事的工作决定了教师阅读的重要性,通过阅读,不仅有利于专业能力的提高,而且有利于改造精神世界,在夜深人静之时,在阳光灿烂的午后,有了一点点空闲,捧起一本书,静静的读,静静的想,这是多么快乐的一件事情。通过阅读,将会有一种超然的精神体验,读书,无疑是一种可以带给教师幸福感的东西。校长可以在小环境里给教师一些关怀和体贴,给教师创造读书的环境。比如说,建好学校的阅览室和图书室,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精神的家园;
二、“创造条件发展自我。”也是教师实现幸福的又一途径。这些天,读了《你在为谁工作》这本书,我心中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书中约翰·洛克菲勒说了这样一段话:“工作是一个施展自己才能的舞台。我们寒窗苦读来的知识,我们的应变力,我们的决断力,我们的适应力我们的协调能力都将在这样的一个舞台上得到展示。除了工作,没有哪项活动能提供如此高度的充实自我、表达自我的机会、以及如此强的个人使命感和一种活着的理由。工作的质量往往决定生活的质量。”这段话对我的影响很深,它让我明白了工作的重要性。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工作,而且需要努力的工作。人的一生很短暂,我们需要有一个目标,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勤奋工作。在我认为,当你实现人生目标的同时,也就是体现自我价值的时候。研究是教师保持自己教育生命活力的最好办法,自觉的研究精神也是教师把职业当作事业来做的重要标志。研究过程就是教师发现自己工作价值的过程,通过研究,发现更多的规律、方式,以此来改进教育教学工作。教师研究的过程就是一个品味职业的过程,而研究才能品位出教育的意义和最终价值,才能使教师不断散发生命的活力。幸福感也就成了研究过程中收获的果实之一了。
总之,幸福就在于活的品质。做到自我实现,也就幸福了。正如刘玉鹏教授所说:“有挫折、有艰难的生活是幸福的底线。(昆明官渡区郭艳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