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训收获多
(2024-06-01 06:34:45)分类: 教育篇 |
在这次的线下讲座中,又见到何立新老师。何老师就《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核心素养内涵、主题与载体形式、内容组织与呈现方式、学业质量、评价建议、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方面的重点解读给了我很多启示。
首先,何老师帮我们厘清了课程目标、核心素养以及语文实践活动之间的内在逻辑。在育人的课程目标下,提出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四个核心素养,接着用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四个语文实践活动来达成核心素养,具体的组织与呈现方式为具有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的学习任务群。
其中何老师讲“以文化人”时,举了很多课例来说明,其中令我深思的是《河中石兽》这个课例。何老师把石兽在上流找到了与铁牛在原地深处找到了进行对比,提出问题——为什么相同的因素却又不同的结果?继而引发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这与我教学时仅仅停留在文本层面的探索形成鲜明对比,也启示我语文学科也要注重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这样的科学精神的培养。
何老师关于作业设计方面的指导也让我收获颇丰。在新的课程标准指导下,作业设计也应该革新。首先应该突破以往对作业的错误认知,不要将作业窄化为做题,不要只布置书面作业,不要认为作业只在课后,不要为了双减少布置或者不布置作业。作业设计要遵循目标性、适切性、学科性、生活化、选择性原则。作业类型多元组合,包括书面作业,学科探究性作业,学科实践性作业,跨学科综合性作业。
徐老师的讲座则提醒我们语文老师一定要有十二年母语教学视角,教师担任着课标衔接和贯通的重大责任,这让我感觉到自己身上的担子很大,更加明白继续努力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昆明盘龙区毛圆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