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子好心态
(2024-05-31 05:29:19)分类: 教育篇 |
经常接触家长,也常接到电话咨询教育孩子的问题,知道一些中小学生家长高度关注孩子的学习。有的家长还特别为孩子上学、成绩、出现的问题忧心忡忡,甚至出口就是怨气,脸色特青,后悔不该生孩子。仔细倾听,才知家长在教育理念、方法上存在问题。
家长把生养孩子的目的和孩子学习的目标混在一起。且二者要求太高,太不现实。孩子在上幼儿园、小学、中学期间,家长把自己青少年时未做到的让孩子要去做到。有一位家庭条件非常好家长,教育孩子也有一些方法,设定目标要孩子考清华、北大,然后出国深造。从小学紧紧追逼,逼得孩子十分反感,中学期间就不答理家长。孩子考取了“大专”,他却气急败坏地说孩子这一生完了。有一个孩子被逼得非常仇恨家长,上初一时经常瞪眼问强逼她的母亲,“我究竟是不是你生的,你怎么这样对待我?”,家长越发伤心不已,且骂且打。这类现象听多了,总感觉家长想法、做法看似操心孩子学习,重视孩子成长,实质却摧残了孩子,摧残了彼此。
如此一厢情愿怀有单一个人功利目的和锁定高目标的教育,并非良好的教育。尽管在这样的高标准,严要求下,孩子可能会考取一个学校,但此类教育也应当要改变。教育本质是爱的感动,爱的传承,爱的内涵与外延的不断拓展、迁移。使其爱自己,爱他人,爱自己的学业,爱当做的事。
成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仁人志士。无论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失去了爱,就失去了教育的本质意义。只追求功利,不惜损害珍贵亲情的爱,这必然会损坏自己与孩子的身心,损坏家庭、社会的未来。
愿家长们,不要随意对待教育孩子的事,也不要一定期盼孩子去上你认定的名校,成为你认定的理想人物。我们在看到人可以有所作为的时候,也应该看到,人很难有所作为。家长人生中有努力了,却还未成功的事,孩子也一定会有。既然是平常人,就怀着平常心吧。即使有钱有势,归根结底,也还是平常人,不信,你再仔细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