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育助推成长
(2024-05-01 06:35:38)分类: 教育篇 |
日前,昆明市第三中学邀请后映霞老师和朱博老师,与初2026届的家长、老师们齐聚演播厅,开展初2026届七年级下学期第五和第六期家长夜校活动。
第五期家长夜校由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后映霞老师开展讲座“亲子沟通中的七把刀”。后老师深入探讨了良好亲子关系的重要意义,以及创伤事件对孩子成长可能产生的深远影响。她用“七把刀”这一形象的比喻,描述了家长与孩子交流时可能采用的破坏性做法时,显得尤为贴切。这七把刀如同无形的利刃,悄无声息地伤害着亲子关系,阻碍着孩子的健康成长。这些方式不仅可能削弱亲子间的情感纽带,还可能对孩子的成长产生深远的负面影响。
后映霞老师依次指出了“唠叨”“比较”“指责”“命令”“讽刺”“忽视”,以及“过渡保护”这七把刀的危害。后映霞老师对此进行了逐一分析——无休止的唠叨不仅消磨了孩子的耐心,更让他们在未来可能变得烦躁不安;强势的沟通方式让孩子感到被压迫,无法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感受;家长的一句讽刺之语,可能让孩子长时间陷入自我怀疑和否定中;被忽视的孩子往往感到孤独和无助,这会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和成长;过度保护会让孩子失去独立性和自主性,无法面对未来的挑战。
为了避免这些亲子关系中的七把刀,后映霞老师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她建议家长在亲子沟通中多用心、多倾听、多理解,用爱和耐心去建立和维护良好的亲子关系。同时,家长也应该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支持,让他们在健康、快乐的环境中成长。
后老师指出,生活的美好,就像甘甜的雨露,滋润着孩子的心田。当孩子亲身感受过生活的美好时,他们会更加珍惜和热爱生活。这种热爱会激发他们追求更好生活的动力,驱使他们不断努力,不断进步。同时,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也是孩子成长的催化剂。只有经历过挫折,孩子才会学会坚韧和勇敢。而这种韧性,正是他们在未来人生道路上战胜困难的关键。同样,为人父母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修炼和提升自我的过程,父母也需要不断学习。
第六期家长夜校期邀请了昆明理工大学资深心理学专家朱博老师作为主讲人,给初一年级家长带来“陪伴·接纳——让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主题讲座。朱博老师结合校园真实案例,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深入浅出地为家长讲解了孩子常见的心理问题。
朱博老师以生动的实际案例引入“现代健康观”,孩子的健康不应仅仅着眼于身体上的健康,孩子的心理健康也尤为重要。朱老师通过交流互动的方式让家长掌握了WHO提出的身心健康新标准,包括快食、快眠、快便、快语以及快行。在与孩子的相处中,家长需要保持情绪上的稳定,而不是以简单暴力的方式解决问题。朱老师采用层层递进的推理方法结合实践中遇到的案例指导家长如何区分神经病、神经症和精神病,同时也让家长了解了中学生常见的心理困扰:适应性问题,人际交往问题,自我评价偏差,人格问题,网络、手机综合症,恋爱及性心理困扰问题,学业及升学压力,情绪障碍。朱老师还讲解了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三大因素,即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其中,朱老师指出心理疾病具有遗传性,因而生物因素是对孩子心理健康影响很大的因素之一。在讲座中,朱老师提出,当孩子给家长分享情绪时,家长应当引导,支持,鼓励和陪伴孩子,适当地往积极的方向引导孩子的消极情绪,做好心理调适。朱老师给家长提出了实用的家庭引导建议:实事求是,保持中立,注意倾听(多听少说),提供心理支持,及时寻求专业帮助。
此次心理健康知识讲座,朱博老师通俗易懂的语言,具体生动的案例,诙谐幽默的表达受到了家长们的一致好评。家长们积极参与,反响热烈,受益匪浅,讲座在家长们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通过本次的心理健康知识讲座,进一步增强了家长对于心理健康的了解,提高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同时,也给家长提供很多和孩子相处的建议,对培养孩子健康、乐观、积极的学习和生活态度起到了积极有力的引导作用。
家庭教育之路任重而道远,每一次迈步都是成长。本次家长夜校的开展,进一步推动了我校的家庭教育工作,形成了家校合力,使父母课堂真实有效地开展,为父母提供切实有效的家庭教育指导策略。愿家校育人继续携手同行,共谱教育幸福篇章。(昆明市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