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母亲行
(2024-02-16 08:21:29)分类: 演讲篇 |
说起红土地云南,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了大理,都会知道在我们大理有一颗璀璨的高原明珠-洱海。因为有她,大理常年保持宜人的气候和迷人的风光,她是白州人民的母亲湖!勤劳的大理人民长期以来都习惯围绕在“母亲”身边,从“母亲”那里吸取养分,吗,谋生活、兴产业。大家像爱护自己眼睛一样爱护着母亲!但是,由于人们普遍对洱海保护的知识和技术系统掌握不足,一个时期,不知不觉中给洱海带来了严重的污染。
越来越少的鱼、暗淡下去的湖水、蓝藻集中爆发,让大理的人们突然惊醒,原来洱海母亲已经快要不堪重负!人们对处于富营养化初期的洱海开启了长达十几年的抢救与保护治理模式。从孩童到老人,从自由职业的人们到公职人员,从大理人到游客,大家都纷纷投入到洱海保护工作中去!
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云南大理考察,在洱海旁的古生村,提出了“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过几年再来,希望水更干净清澈”的殷切希望。如今,书写着“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的大青石巍然伫立,“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的美景背后,是一批又一批的洱海保护者!在他们中间,有一个敢为人先的人物---钟顺和。他的故事要从2009年说起。
那年,钟顺和做着化肥生意,一次在给宾川种植户推销化肥时被问到:“你们家有没有有机肥?”这是他第一次听到有机肥这一名称,只能试着联系商家把有机肥料从内蒙运到大理。“这不就是牛屎马粪做的吗?”钟顺和第一眼见到有机肥,就想起了洱海周边的农户家里都有大量的牛屎马粪,无法及时的处理,于是他第一时间便萌生了收集牛屎马粪加工生产有机肥的想法。
说干就干,他说服妻子,拿出全部积蓄,在大理市上关镇建成了第一个牛粪收集站,走出了牛粪收集的第一步,真正迈出了洱海保护的第一步。可收集来的牛屎马粪杂质多,水分重,做有机肥料难以发酵,如何变“粪”为宝的问题又来了。他在想自己解决不了只能求助专家,他到处登门拜访,独自一人跑到北京邀请专家来大理帮助攻关,“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专家的技术指导下终于做出了合格的肥料。然而就在公司逐步走上正轨之际,命运仿佛对钟顺和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他的妻子在一次接送专家的途中,不幸遭遇车祸,永远离开了他,留下了年仅八岁的儿子和两岁的女儿,妻子走后的那段时间,每天到了晚上,两岁的女儿迟迟不愿意睡觉,一直哭着喊着要找妈妈。创业的艰辛、失去妻子的痛苦,也曾让他想要退缩和放弃,可是,一想到默默支持他直至付出生命的妻子和最为重要的洱海母亲,他没有退缩,而是全力以赴走下去!
就这样,凭着一股子韧劲和要保护好“母亲”的深厚情怀,他实现了变废为宝,实现了洱海保护的新突破! 2020年,他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当他站在人民大会堂近距离聆听总书记“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是共和国的功臣”的时候,更感肩上的担子任重道远!他常说,他是幸运的,生在洱海边、长在洱海边,为自己能尽一份守护洱海力量而感到骄傲!
是啊,我骄傲,我是洱海子女,我自豪,我是“母亲”守护者,我行动,只愿她永远动人美丽!越来越多像钟顺和一样的人,用更专业、更细致、更自觉的行动呵护着洱海母亲!奋楫扬帆启新程,击鼓催征稳驭舟!在奋进新时代的浪潮中,我们每个人是那么渺小,又是那么强大,只要心中有信念、脚下有梦想、肩上扛责任,就必激荡起不一样的“浪花”,就必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做出应有的贡献!
谢谢大家!(云南大理市李晓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