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合作作教育

(2024-02-05 14:31:57)
分类: 教育篇

教育学上存在一个“5+2=0”的教育难题,即五天的学校教育影响和周末两天的不良家庭教育影响相互抵消了。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和谐全面的发展,就是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无疑,家校共育,形成教育合力是很重要的。全国妇联、教育部、中央文明办联合发文《关于进步加强家长学校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家庭教育是组成我国现代化那国民教育的重要部分,是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基础。”

目前家校共育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沟通不足,缺乏及时互动。而新媒体平台(以微信为例)具有即时通讯、资费低、跨平台沟通等功能,与传统沟通方式相比更灵活、更智能。利用这样的平台建立家校共育,则可以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促进学校和家长对学生的共同教育。

一、 应用新媒体平台搭建互动沟通桥梁

教师应用新媒体平台能和家长形成较为便捷的信息沟通,进行及时的信息发布,进一步推进家校共育。

(一)如何搭建桥梁

我先申请建立一个微信群,在学生入学报到时就让家长扫码入群。学生每天在学校表现如何,都可以实时地在群里反馈,即使工作忙碌,也可以便利地了解孩子,随时随地都可以和我沟通交流,并进行及时的表扬或督促改正。我会定期推送优秀学生的信息,发挥学生的榜样作用,让所有学生都能够感受到来自学校和家庭的关注,实现家长和老师之间的课内课外的有效沟通。

我还通过微信群布置学习任务,把一些比较细化的要求在群里进行说明,而有的需要教师进行示范的内容可以通过发送文字图片、小视频、语音和文件共享等形式给学生最贴心的指导。

我还把朗读、背书、课外阅读等积累性较强的口头作业设计成评比活动,家长通过视频、语音等把孩子的学习情况发布在群上。这样就让老师可以利用更多的时间监督、指导学生学习;可以让学生在和同学的比赛中了解自己的不足,树立自己的目标,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也能够帮助家长更清楚地了解自己孩子的学习情况。

我会不定时地展开家长沙龙。每次确定一个主题,如“如何让孩子不拖拉”,然后上传一段关于孩子拖拉的危害的小视频到群里,以此来引发家长思考与交流,家长各抒己见,交流中总结出一些可操作性的方法,这样就能更好地提高家校共育的效果。

(二)应用微信平台的一些注意事项

具体实践中,为了更好地运用家校微信群,促进家校形成教育共育,需注意以下几点:

微信群要面向全体学生、全体家长,要让每一位家长在微信群中都能平等相处、彼此尊重。上传的活动图片、视频、文字材料等都要尽可能顾及全体学生。

在上传信息材料时要注意保护学生、家长的个人隐私,对不宜在群中交流的内容,应通过面谈、私信或电话等方式进行交流。

微信群只是家校共育的一个辅助手段,促进家校形成教育合力还需多管齐下,在教育过程中与学生、家长面对面的心灵沟通和真情的关爱是必不可少的。

二、新媒体平台促进家校共育的实际成效

(一)微信群的及时互动性让家长随时随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让老师和家长在相互交流中增进家校彼此信任。

(二)协调家校教育节奏,让家长根据教师发出的信息把握孩子的思想动态,找到帮扶孩子的方法,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让家校共育更和谐。

(三)微信群提供了展示学生学习成果的平台,增强了学生成就感和自信心,创造了一个让家长交流反省、思想碰撞的平台。群里无论家长还是学生都能受益,更能提升家长对孩子教育的责任意识。

新媒体平台为家校共育提供更大可能性,提升了家校共育的时效性和延续性。有了这个平台,学生和家长可以更好地沟通,和谐的成长。(昆明经开区马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发展须转型
后一篇:勤劳收获多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