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山石攻玉
(2023-11-20 21:07:18)分类: 研训篇 |
金秋十月,星城长沙,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古老的楚汉名城、屈贾之乡,经历时代的变迁和文化的积累,又增加了伟人故里、革命胜地的美誉。2023年10月18日——23日,昆明市第四届熊亚林名校长培养基地和官渡区第六届熊亚林名校长工作室的学员在熊亚林校长的带领下赴湖南长沙,参加全国名师工作室高质量建设与发展主题论坛。基础教育转型
严华银教授的讲座主要以围绕高品质人才培养是因科技冷战越发彰显核心科技价值的背景,基础教育转型是因现实教育、人才与经济发展、大国地位难以匹配的形格势禁,以及学校转型、教师转型的因势而为三个维度展开。
千万条涓涓细流的改变,终将改变大海的模样!高品质人才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具备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变革,基础教育也需要进行转型。未来高品质人才培养与基础教育转型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需要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理念,让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教育变革的需求。总之,高品质人才培养与基础教育转型是当前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
赵国防老师的讲座主要通过四个维度,全方面的阐释名师工作室如何实现高品质内涵发展。他强调,要让每一位老师有专业自觉,从而实现文化引领;要让每一位教师有进阶成果,进而开展活动历练;要让每一位教师有学术自信,从而实现辐射带动;要让每一位教师有发展突破,进而完成评价激励。
名师工作室高品质内涵发展的道路征程上,工作室学员唯有发展好自己的专业,才能更好地发展学生,发展学科,发展学校,用专业成就卓越!教师专业发展要通过深耕课堂,上出自己的特色与风格的教学实践,要把握深钻细研,拥有自己的思考与表达的教学研究,这就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双腿”,工作室学员成长的必由之路 ,名师工作室高品质内涵发展的关键所在。
汤家合老师的交流,从计划在先,组建工作机构娓娓道来,进而阐述系列活动,引领共同进步,再到携手并进,取得丰硕成果,最后将分享重心放在提出聚焦三新,清晰发展路径这个层面。汤老师强调,要通过望尽天涯路——了解重要评审文件,理解新课程——以核心素养为主线,践行新教学——探索素养落地之策,把握新评价——考查素养发展水平,教学新设计——对标设计学习方案,提高实践力——为高效课堂深入研课六个维度使学员得到成长,使工作室得到发展。
在三新背景下,名师工作室的活动策划与发展路径可以遵循落实常规,拥抱三新;以赛促研,以研促教;托举教师发展,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加强学习培训,提高“三新”理论素养等原则开展工作。在三新背景下,名师工作室的活动策划与发展路径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只有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创新和优化活动内容和形式,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
刘金玉老师的分享以《共同行走 让生命飞向“诗与远方”》为 主题展开,详细阐述了名师工作室的内涵理解、成为名师的三大保障、名师成长的根本路径、名师工作室的建设实操四个方面。他讲到名师工作室应该是一个精神共同体、思想共同体,应当成为优秀教学成果、丰富教学智慧的集散地、辐射源。刘老师语重心长的强调,只有凝心聚力,完善方案,创新思路,有序推进,才能使工作室建设富有成效,顺利达成预期目标,才能使工作室主持人、工作室全体成员走向“诗与远方。
名师工作室是一种有益于教师专业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组织形式。通过明确宗旨和目标、完善组织和管理、注重教学研究和实践、加强培训指导和引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以及进行成果总结和推广等方面的努力,可以有效地推动名师工作室的发展,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质量。
丁玉祥老师的讲座,首先抛出问题“何为名师”,罗列了名师的专业困境,然后讲述教学主张,阐释名师的专业智慧,紧接着提出教学风格,提炼名师的专业品格,最后解释专业发展,畅谈名师的职业追求。他认为教师应该感到庆幸,因为我们选择了光荣的职业;教师应该感到自豪,因为我们拥有着神圣的事业,教师应该感到充实,因为我们从事着创造性的劳动,教师应该感到幸福,因为我们拥抱着学生的明天。分享至此刻,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情感发生了强烈的共鸣。
名师教学主张的自主凝练与教学风格的形成需要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名师具备开放的思想和广阔的视野,扎实的学科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自我反思和自我提升等多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实践和反思,名师才能够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教学主张,为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张广录老师的精彩讲座以“四到”核心概念展开,分别阐述了眼到,即通过观察力,看清事实和真相;心到,即通过情感、热爱,保持好奇心、沉浸、着迷;脑到,即通过理解力,知晓来龙去脉,客观冷静;手到,即通过工具与技术,实现想法落地,变现。张老师强调,新时代教师专业发展要转变不同的角色,通过教案做好编剧,通过表演式的讲课做好演员,通过布排设计做好导演,通过示范做好教练,通过方案做好学生的人生规划师。
新时代教师专业成长需要不断努力和实践。通过明确职业目标、做好角色转换,参加专业培训、提升教学水平,建立反思机制、优化教学方法,加强交流合作、提升教学能力,持续学习创新、适应时代需求等方面的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水平,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做出贡献。
学习是无止境的,收获是思考的凝练,学习后的反思与实践,更是需要及时性和能动性的。在本次论坛学习过程中,我们带着问题而来,课程学习使我们的问题迎刃而解,在找寻到今后工作开展的方法技巧后,昆明市第四届熊亚林名校长基地的全体学员们,将在熊校长的引领下继续默默学习,辛勤耕耘,在教育教学岗位上敢于运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在未来教育的蓝图中必定会勾勒出基地学员的教育教学的本色!我们必定马上行动,为昆明教育高质量发展不遗余力!(昆明市官渡区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