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进孩子心灵

(2023-11-18 07:16:14)
分类: 家长篇

一提到教育,人们自然会想到去培养孩子享用一生的好习惯、培养孩子健全的性格、让孩子学会爱和感恩、熏陶孩子的品行、交给孩子独立处事的钥匙等等。其实不是这样,这是人们观念的一个误区。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家庭的希望,是父母梦的延续。而这一切愿望的实现都归属于对孩子的教育是否成功。对孩子的教育分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个部分。在这其中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占主导,但在现实中,我们不少家长都存在认知上的误区,认为孩子上学了,把对孩子的教育都依赖于学校,而忽略了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地位,从而放过了对孩子教育的大好时机,但当醒悟时,孩子已经长在却已管不了。

幼儿早期家庭教育工作实则是让家长掌握育子方法,提高家长自身的文化水平和素养,成为这方面的行家。孩子应有的品质,家长首先必备。如果你自己都不具有这方面品质和素养,你如何去对孩子进行施教。

而孩子是一张白纸,一个容器,他在等着家长们去熏陶,等待着外面的世界去填充。他们需要家长用正确的方法去浇灌埋藏在他们身体里的各种能力的种子,使这样的能力得以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所有的家长都说:“我很重视孩子的教育,甚至超过了其他父母”,还有大部分家长说:“我想尽办法,尽可能地送孩子去最好的早教中心,最好的幼儿园和最好的小学,不知道托了多少关系,花了多少钱,我已尽了最大的努力”。是的,所有的家长都无比重视孩子教育,你一定也是这样,对孩子尽职尽责,希望孩子早日成才。孩子从来都不是输在起跑线上,确切说,要输也是输在父母自己手中。孩子的一切毛病、缺点、坏习惯,都可以非常容易地在其父母身上找到答案

孩子不像你想象的那样热爱学习,更多情况下,是讨厌学习,虽然你说的口干舌燥,但仍然无济于事。孩子总难使自己满意,不听话,经常胡闹,没有一刻能安静下来,孩子在学校里,总是问题多多,很多时候,不愿跟同学交流。上课时,又三心二意,没有一件事能乖乖做好,丢三拉四,电视永远看不够,每一刻都需要你在旁边,自己累的半死,但没见孩子有多大长进。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家长对孩子采取了暴力行为,甚至对孩子大吼大叫。说到大吼大叫这个话题,我脑海中立刻浮出一幅大人一手叉腰,一手指着孩子大叫的情景,但是很遗憾,这种方法完全没效,而且越大声效果越差。

常常大骂,越骂越听不见。次数多了,他就习惯了,因此管教孩子要言出必行,说到做到,威胁的次数多了,也就没有效了。人教有好奇心,越是听不清楚的,越会注意去听。因此,要孩子注意听你说话,不必大吼,只要引起他的动机,他越不要他听见,他越会注意听。

管教孩子,关键是要找出孩子犯错的原因,从源头下手,把原因除去。我们最常恼火的是孩子不听话,叫他不要他偏要。这时,父母不妨蹲下来,从孩子的角度去看一下他为什么这么着迷,真正理解了他的内心感受,也许你就不会那么生气了。

同时大人还要记住一点,就是不要引人入罪,若不要孩子吃糖,请把糖拿走,不要放在他面前又不准他吃。

有多少孩子就是因为父母的粗暴方法而遭受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打击,所以,单从这一点来看,立法是非常有必要的,立法的最终主旨也是为了能够让孩子享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

把家庭教育纳入立法计划,证明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也正说明了家庭教育正在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同时,也提醒广大的父母要重视家庭教育,不要把教育的目光聚焦在外界,而忽略了家庭以及自身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之所以要立法,也揭示了当下家庭教育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说: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成人忙于工作从而忽略了孩子,留守儿童、特殊儿童、流浪儿童、单亲家庭儿童以及虐童时间的发生,因父母离异而对孩子造成的不良影响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

通过立法来遏制此类问题的发生,同时也给儿童在家庭中设立了一道保护的屏障,让父母也能够因立法的出台,能够最大限度的约束自己的言行。至少,在打孩子之前不会像从前那样“随手拈来”,想打就打;也不会像之前,放下孩子说走就走,把孩子留给老人看管;更不会像之前对孩子不管不问。

家庭教育立法更多的是强调家长的职责,现在很多家长以工作应酬忙或自己没能力辅导为由,大多采取让孩子培优的形式,把孩子推给辅导机构,缺少跟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家庭教育的完整性有缺失,立法建议对这些层面给予指导意见。

“养不教,父之过”。生养孩子而不对孩子进行有效的教育,是做父亲的过错。于是,就衍生了“棍棒之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材”的错误的教养方式,也就是在这种错误教育理念的“纵容”之下,很多父母认为“打”孩子是天经地义的事,打孩子就是对孩子的教育,做父母的打自己的孩子也是为了孩子好,把“打”和教育等同起来。所以,有的父母就感觉打的理所当然,打的理直气壮,打得有理有据。

其实,家庭教育立法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处罚父母,或者是让父母负法律责任,而是要让父母承担起教养孩子的责任和义务,在家庭的环境里,父母要对孩子施以理性的教育,给予正确的爱,要善待自己的孩子,不要打孩子,也不要忽略了孩子,不仅要会养,更要会教。

有多少孩子就是因为父母的粗暴方法而遭受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打击,所以,单从这一点来看,立法是非常有必要的,立法的最终主旨也是为了能够让孩子享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为孩子的健康成长铺设了一道绿色通道,让孩子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希望得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你也许想让孩子顺其自然、像野花一样成长,那么,我们要说,谁想毁了自己的孩子,就勇敢地试试吧!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三岁以前的教育,一年顶十年;十三岁以前,孩子的潜能基本定型!家长往往忘记了这一点,其实,在教育孩子的事业中,我们一直在跟时间赛跑,跑慢了,十倍的补习班和百倍的金钱也于事无补。没有任何一项事业比创造优秀的孩子更伟大

便不能给孩子优越的条件,但完全可以塑造他的优秀性格!即便不能给孩子高贵的出身,但完全可以培养他的良好习惯!人过40岁后,大家比的就是孩子了,我们完全可以在40岁后以孩子为荣。的确 ,你任何的成功都不能弥补在孩子教育问题上的失败!成才一定有方法!我们绝对完全可以做到!孩子是我们这辈子最大的投资,最重要的事业!

为什么咱家孩子怎么管都管不住?他们家孩子不管照样好!提醒他再多次,玩具还是会乱扔,盯在他旁边,作业还是在乱做,嘴上答应会改正,一转头还是老样子。孩子管不住这些小毛病,说明他缺乏自制力。他心里知道这样不好,却管不住自己,这种挫折感会不断累积,最终影响到自信心和性格的形成。

聪明妈妈知道,孩子的自制力是所有好习惯、好品格的基础,越早培养效果越好。拥有自制力的孩子会更自信、更有责任心,更能发挥与生俱来的天赋和才能。只要您稍微改变一下做法,在小事上多让孩子做决定、负责任,就能帮他一点一滴累积自制力。

你不去试试,怎么知道结果是什么样子的?我们要经常这样的鼓励孩子去做一些他胆怯的事情。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创造机会让孩子做决定:“你喜欢穿蓝色外套还是浅条纹外套呢?”他就更乐意遵守。其次,当孩子的顾问而不是指挥:“让我们把这么做的好处和坏处列下来,你就能自己做决定了。”再则,让孩子有机会为家庭做贡献,比如让他吃完饭扫地、帮妈妈择菜,培养他的自豪感。看完《好父母决宝孩子一生精华版》,您不但能学到更多培养自制力的方法,还能直接现学现用,立刻看到孩子的改变。当您能熟练运用这些方法时,您就会惊喜地发现:孩子却越来越好

没有不爱自己孩子的父母。八九岁了,正是孩子学习的好时间,可是,孩子自制力差, 光知道玩游戏,不爱学习,一提学习孩子就讨价还价,总是拖拖拉拉、丢三落四,得要大人跟在屁股后头提醒。孩子做事情没有计划性,没有目标,没有时间观念,磨磨蹭蹭。教育孩子,方法最重要。

家庭教育是最早期的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都是在家庭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家庭教育的影响最深刻,而父母是儿童的亲人,和子女接触的时间最多,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时时刻刻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童。家庭教育往往在儿童心灵上起着决定性作用,儿童的可塑性最大,最容易接受教育,家庭教育的持续时间一直到儿童能够独立为止。

教育目的是指规定教育要实现的结果或要达到的目标。家庭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家庭教育活动和家庭教育的全过程,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有新的定义:人健康的三个指标即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力正常;心理健康是很重要的。老师给父母的建议:晚上孩子回家了,你不能只问孩子的学习,要和孩子交流,进行心理交流,问问孩子今天过的是否开心,有什么可乐的事儿,能否教妈妈今天你们所学的知识。如果孩子情绪有问题一定要了解发生了什么事情,卸去孩子心头的包袱。

父母也要学会控制自己,话说得适当,让孩子充满信心,他才能闯过一个一个坎坷,因为没有孩子不犯错误,这个时候父母怎么对待孩子就是一个很深的学问。

管孩子不如懂孩子,懂孩子才能帮助孩子。的确,每个孩子身上都有这种“内动力”,关键看家长能不能找对“钥匙”,激活孩子成才的“发动机”。家长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信仰”,孩子是我们生命的全部和将来!我们必须坚信孩子身上有着巨大潜能,坚信我们的孩子一定会有出息,成为我们最大的骄傲。我们没有什么能够带走,唯独孩子是你笑到最后的资本。(昆明经开区张莹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沉默
后一篇:耕耘结硕果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