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朝夕奋斗
(2023-11-16 04:56:20)| 分类: 演讲篇 | 
 
去年10月17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时,在北京展览馆“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云南单元展区内,两个大理老乡再次相遇,并留下了一张令人浮想联翩的照片。
照片中的我,不再是演播室里的新闻主播,成为了云南单元的首席讲解员。右边的他不仅是山石屏麻风村的李医生,他还有一个更光荣的名字:党的二十大代表李桂科。在这个特殊的时刻,能在北京相遇,我们都特别高兴,他拿出了手机和我拍下了这张合照。
其实这是我第二次见到李医生,距离上一次已经快十年。
2013年3月3日,洱源炼铁乡发生了5.5级地震。地震发生后,还在电视台实习的我,跟随着采访组匆忙赶赴震中并走进了一个特殊的村落。
我们刚到村口,远远看到一群人围坐在帐篷里,走近时才发现他们中多数人身患残疾,外貌十分特殊,甚至有些吓人。
旁边一个高瘦的端着便盆的中年男子放下便盆,走向我们说:“你们是记者吗?请问有什么事?我对村里的情况很熟悉,我是村里的医生,我叫李桂科。”他随即又说:“我们村第一次有记者来,我们这个村有些特殊,村民曾经都是麻风病患者,你们害怕么?”同行的老师说:“我们查过了,治愈后不会传染,他们和普通人一样。”在听到这个答案的瞬间,他笑了,并且感慨地说:“是啊,为了这句话,我努力了三十多年!”
原来地震发生后,他第一时间从县城赶到山石坪,我们来到时,他正给村里瘫痪在床的老人倒小便。那天,也是我第一次见到他。
随后,经过我们的新闻报道,越来越多的媒体去到了山石坪,村里发生的事情也传遍了大江南北:人们看到三十多年来,他用勇气做防护,在艰苦的条件下治愈两个村180多名麻风病人,带领村民发展生产、自强自立、为他们治病、治心:帮助他们的孩子通过读书勇敢追梦、改变命运!他就像黑夜里那颗璀璨的北极星,照亮了山石坪的夜空,照亮了山石坪村孩子前行的路!他只是一个人,却救了整整一个村。让被阻隔在江那头的那些“特殊”村民,感受到了党的光辉和温暖,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 
这十年,我在镜头里看到他依然坚守在山石屏。他说他不走,即使离世后,也要安葬在这个他为之付出了一生的村庄。曾经,他代表的只是山石屏的村民,如今,他成为了云南的党代表走到了北京。
 
我们相遇的十年,是中国非凡的十年。我们的展览展示出新时代十年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发生的伟大变革。做为云南单元讲解员的我,在展区内分享着总书记在洱海边的嘱咐、走进司莫拉佤族村的喜悦、对话独龙族干部群众的画面。让党和国家领导人、各行各业代表,在强国建设画卷中看到,云南红土地上事业的辉煌,看到云南人民奋斗的精神品格。
在“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板块,感动中国的“燃灯校长”张桂梅;带领乡亲们一跃千年的独龙族县长高德荣; “草鞋书记”改革先锋杨善洲;卖土豆的“农民院士”朱有勇,四位云南杰出代表的照片,被陈列在了重要的位置。他们把人民放在心上,怀着对家乡的热爱,对人民的深情,用自己一个又一个十年青春。全部播撒在校园、山区,播撒在田间地头,播撒在云南这片新时代红土地上。
每当我带着观众走到展板前,看着他们的照片,想起他们奋斗的故事,我都会更加坚定地说出那句讲解词:“云南各族干部群众将牢记嘱托、砥砺奋进,努力把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擘画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
作为新时代的媒体人,记录和讲述是我的职责和使命,无论是主持人、讲解员还是今天的演讲者,在未来的无数个十年中,我依然要做一个深入生活、深入基层的采访者,做传播正能量的宣传者,讲述新时代的奋进故事,推动红土地上中国第二个百年目标新征程的宏伟事业。我欣喜、我坚信每一个十年,每一个闪闪发光的故事,都是我们伟大国家,伟大事业的美好见证!(云南大理州 李晶)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