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共分享
(2023-11-08 04:58:10)| 分类: 教育篇 |
活动伊始,熊亚林校长为第五届全国名师工作室学术年会上获奖学员颁发了奖状。熊亚林校长常常鼓励学员:在浮躁的当下,保持教育者的初心,就要静心学习。而读书,是一种精神的跛涉,一个人的心灵若能得到知识的浸润,就会生出许多灵气和色彩。在熊校的教导下,学员们在成长的道路上更加坚定,不断超越自我。连创佳绩,硕果累累。
阅读不仅是为了获取信息,更是为了启迪思考,激发创新,为我们带来个体的成长和思想的升华。一个人读书是学习,但是一群人读书就是创造!一群优秀的学员欢聚一堂,真真是亨嘉之会!
赵建琪老师与大家分享了《学校整体课程规划》(杨四根著)的学习心得。寻求个性化的课程模式,探究情境性的课程理解,是我们每个学校都应该积极探索的课题。赵老师从“源头清、特色亮、方向明、有挑战、愿景感、经验性、冲击力、无止境”这八个方面认真思考学校需要一个怎样的整体课程发展规划。
段韩老师给大家分享了有趣的《如何培育卓越教师—给学校管理者的行动清单》(内拉•A•康纳斯著)一书。“有些人的食物总是比别人的好吃,即使他们做的是同一道菜,因为这个人比其他人更有激情,更有活力,更有勇气。”作者从一个“大厨”的角度出发和学校的管理者们一起探讨如何“喂养”(培育)老师。段老师总结了优秀管理者的六大要素引导学员一起积极探讨了“如果你忍受不了高温,那就离开厨房”(优秀学校管理者要善于应对压力)。
董绍毅老师给大家分享的是理论角度较高的《学校话语与教学变革》(杨帆著)。“学校话语在教师课堂实践的变革过程中有什么样的意义?”董绍毅老师以这一问题入手,而后就书中内容从表征、协商和规训三个层面来回答了大家的疑惑。继而指出学校变革的深入还需要一群“跨话语边界的实践研究者”来推动。这样的角色不仅有助于变革意义的传递,而且能促进意义的丰富与创新。
吴星穆老师分享了《从优秀学校到卓越学校—他们的校长在哪些方面做得更好》(苏珊•潘妮•格雷等著)一书,重点选择书中“狐狸与刺猬的故事”“延迟满足。”“列子擅射的故事”三点切入,引发了学员们热情的探讨,在什么都快速发展的时代,培育人的工作真的是要不忘初心,目光要长远,想要达到一定的水平和高度,要对未来的发展有长期的规划,一定不能做不符合科学发展规律的表面工作。
活动最后邓凡老师带来《建设价值驱动型学校》(张东娇著)一书的阅读分享,结合官渡区第二中学文化建设的成果和经验,和学员们探讨了文化驱动校园整体建设发展的重要性,让大家获益匪浅。学校管理千头万绪,而从学校文化管理入手,是持久、有力、和好用的抓手之一。学校文化管理目的是建设价值驱动型学校,鼓励每个学校掌握系统思考自身发展的框架和方法论工具,促进学校优质均衡发展。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