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风育美德
(2023-10-19 19:20:34)分类: 家长篇 |
勤俭家风,能使人淡泊、清廉。诸子诫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珍贵的“传家宝”也是流传千年的传统美德。曾国藩“治家八法”所倡导的勤俭度日、勤勉做人的家风,其精神已渗入子孙后代的骨血,后人称“曾氏无一废人”。“俭”为陆游治家诫子之要义。在《放翁家训》中,陆游将陆氏家族溯至唐,吾家在唐为辅相者六人”“廉直忠孝”,自此家族繁衍不息。钱钟书先生受父亲影响“淡泊名利,修生养性”,一心创作淡泊名利,写下《围城》发布轰动内外。随着经济发展,奢靡攀比之风盛行,“宴席大办、面子工程”层出不穷。浪费了大量资源,也酿成了不好的社会风气,值得反思。
勤俭家风的传承,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不仅能够节约资源,减少浪费,还能不断提升自身道德修养。一个懂得勤俭节约的人会懂得自我约束、知道感恩馈赠,促进自身人格方面不断丰满,在精神层面不断强健,从而炼就吃苦,耐劳、不屈不挠的意志品质。也促成良好社会风气。
严格家风,能让人慎独、守正。“其行正,不令而行”。清代纪晓岚严管家教“四宜四戒”告诫后人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还是钱博基对儿子管教甚严,要求其严格律己,多次写信给予他“淡泊名利,宁静致远”。周敦颐从小受到家风熏陶,努力考取功名却不趋炎附势,拒绝官场腐败,留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千古佳话。梅兰芳一生律己甚严,他不但把自己的表演艺术传给诸多弟子和儿子梅葆玖,而且把梅家谦虚谨慎、简朴随和、乐善助人的纯朴家风留给后代。
严格的家风,方能塑造人的意志,处于世,明辨是非,严于律己,守住底线,做到表里如一。这不仅仅是个人的进步之刚需,也是国家发展之刚需。诚信家风,能催人而立、成长。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不强。郭沫若为母治病偷芭蕉,母亲却并不高兴,并告诫他以诚立身,从此郭沫若立志做诚信之人,试想,如果郭沫若没有从这件事中学到诚信,怎能成为新诗的奠基人、历史剧的开创者,又怎能为后人所纪念和缅怀?曾子杀猪佳话传千古,妻子的无意戏言,却被曾子当作一诺千金,这是一个父亲言传身教的诚信。我相信有如此以身作则的父亲,他的儿子定当会恪守于心,终成大器。从小我便被长辈教导要做诚信之人,别人才会信任自己,一个人若是失去诚信,最终将会被疏离。
家风无处不在,他不必是起草成书,也不必是流传千古,可以是长辈的教导,可以是父辈的以身作则。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厚植家国情怀、以涵养良好家风涵养美德,持续用好的家风培育好的作风,必能葆有昂扬向上的精气神,信念坚定、壮志在胸、豪情满怀,意气风发创造美好未来。
(云南大理州李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