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家人说起
(2023-10-02 08:14:27)分类: 家长篇 |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家国情怀,是维系华夏文化屹立不摇,历经民族命运几番起起伏伏仍然能够复兴的因素之一;国和家对于华夏子民而言就像天和地一样,家是国的根基,因为立地方能顶天,唯有千万家庭都健全时才有昌隆国运以及天下太平,所以古人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当我们在今时今日谈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时,不得不关注每一个华夏民族成员的素质素养,素质素养来自教育,而家是每一个人的第一所学校,好的家风建设便成了不可或缺的一环,有好的中华家风,才能培养出优秀的新时代中华儿女。
家风是家庭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是对于个人教养、原则约束的道德法治教育。有了好家风,才有好民风,家风正则民风纯,家风正则政风清。数数那些能够经典流传的家风家训,背后传递的正是中华文化优秀传统价值观的精髓,比如说“家之兴替在于礼仪,不在于富贵贫贱”,告诉我们应当循规蹈矩、中庸守正;又如说“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教导人们心怀感恩,尊重劳动价值;又再如“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流露出的则是谦卑虚己、和谐包容的美德。
英国作家狄更斯在《双城记》中曾这么写着,“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放在中华儿女们今日的处境也是如此贴切,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社会安定,物质丰富,于我们来说是历史上未曾有过的好时代;但是隐藏潜在的社会问题与危机也不少,物欲的崇拜使人心贪婪浮躁,伦理的破坏带来离婚及弃养等家庭问题,诚信的缺失让日常经济活动中处处充满欺骗与陷阱,甚或后现代主义与个人主义等价值观的渗透随时要打击我们这一切安定和谐的社会与政治基础。
当下,我们实在是看到中华儿女未来的命运与家庭教育的根基息息相关,唯有重视家教家风,才能为民族复兴文化振兴提供坚实有力的保障。过去,每当国家社会面临危难,礼乐崩坏之时,是一个个重视文化传承的小家承担起了责任,延续民族的“香火”,保留了中华文化精神建设与文明再造的种子,而今日,也正是我们重新检视家庭价值与家风建设的关键时刻。或者说,每时每刻我们做人子孙也做人父母的,应当承先启后,缅怀检视先人优秀家风,同时也传承建设家风。
愿家家都有中华好家风,也愿中华好家风复兴在新时代,成为每一个人立身处世的训诲,社会风气的帮助,国家的基石。(昆明官渡区叶宗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