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榜样在家庭

(2023-09-12 06:59:53)
分类: 家长篇

家风是什么?通俗来讲,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生活作风,反映出家庭内部成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于家庭中的每一位成员来说,家风既是一种优秀作风的传承,又是一种看不见摸不到的教育。

人们常道,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举止行为与品德修养是孩子的榜样。家庭教育对未成年人的成长尤为重要,而良好的家风能够引导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因此,对未成年人来说,家风是一盏明灯,为他们指明奋斗的方向,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做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正直青年。所以,对于未成年人来说,除了学校教育,我们更加应该注重建设良好的家风,从而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一个未成年人,有漫长的时光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如果没有良好的家风,如何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品行与习惯呢?一个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关注。很多家长对家庭教育没有清晰明确的认知,甚至有很多人一提到孩子教育马上会想到学校,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是学校老师的事,而自己只是给孩子提供监护和物质保障,结果就成了“衣食父母“。

“童话大王“郑渊洁这个名字可能对8090后来说并不陌生,这个名字承载着几代人的回忆。在《朗读者》的舞台上,郑渊洁回忆儿时上学“被开除“的经历,还畅谈了父亲对他创作生涯的影响。父亲总是半夜偷偷为他的钢笔灌墨水,创刊《童话大王》至今已有32年,郑渊洁一人执笔,是父亲郑洪升在背后默默支持。每当郑渊洁看到这本杂志时,都会想起父亲脸上的喜悦,是父亲的影响使得郑渊洁热爱读书,并养成读书写作的习惯。郑渊洁从出生起,见到最多的场面,是父亲趴在桌子上看书写字。由此,他从小就对看书和写字产生了崇拜心理。他之所以能一个人坚持写一本月刊三十年,除了让他的父母高兴,很大程度是为了演示给他的儿子看:“父亲靠一支笔,让家庭丰衣足食。我以为,父亲的身教,比要求孩子考一百分管用。我成为父亲后,继承了父亲家教的衣钵。对于孩子,只做不说。换句话说:闭上嘴,抬起腿,走自己的人生路,演示给孩子看。作为父亲,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是身教。”当然这一路走来不只有父亲的支持,更有母亲的善良对他的影响,或许,正因为母亲的善良,郑渊洁才有一颗不褪色的童心

家风对未成年人的影响几乎是通过“家庭教育“的方式来传递。2022年起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法》就是国家为了发扬中华民族重视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引导全社会注重家庭、家教和家风,增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就是一个认识并用理性指导的过程,家长们要经常对照全体国民基本道德遵循的核心价值观,将自身言行举止严格遵循核心价值观。

未成年人处于身心发育阶段,家庭教育是在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和个体差异的同时,家长要和孩子共同努力,一起进步,家庭才是因材施教的主阵地,不同的家风就是差异教育的表现形式。在《家庭教育促进法》中第二章的家庭责任中明确指出,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树立家庭是第一个课堂、家长是第一任老师的责任意识,承担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用正确思想、方法和行为教育未成年人养成良好思想、品行和习惯。所以给予他们教育指导至关重要,作为孩子的家长和监护人,父母承担的教育责任无疑十分重大,良好的家风为未成年人的成长奠定基础。

20216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有明确规定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以及司法保护的具体内容。虽然是四大保护相结合,但是在未成年阶段“家庭保护“是基石,还有一句话是教师在学校调教一周的孩子,周末回家两天“打回原形“。这很现实的反映出一个没有良好家风的家庭,就算有学校和社会为其护航也很难将其拉回符合全民基本道德的标准线上。所以家风是规范父母行为的底线,优秀的父母不在于文化程度的高低,而在于是否具有良好的责任意识,不仅仅是对孩子的经济责任,更是道德责任。

建立良好的家风,重视家庭教育,是我国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从《孔子家语》到《颜氏家训》,再到《朱子家训》全部强调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父母的道德素养、行为举止等都在潜移默化、一点一滴地影响着未成年人的一生思维标准和处事方式方法。所以,孩子的良莠,追根朔源主要还是来自家庭教育,来自优良的家风。不同的家风能够培养出不同的子孙后代,而良好的家风能够促进家庭教育向好发展,能够培养出身心健康、具有优秀品质的子孙后代。因此,父母长辈一定要成为孩子的好榜样,重视家庭教育,形成好的家风。

家风不仅仅是教育的基石,也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更是我国传统文化和传统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好的家风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不断前进的正能量。家风的作用不争朝夕,而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每个人的行为举止、道德品质都是家风的具体表现,重视家庭教育、传承优良家风,让家家形成好家风,让好家风在中华大地上脉脉相承。(云南师大孙玉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我要感谢您
后一篇:青枝黄叶感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