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说研读教材

(2023-09-05 07:23:16)
分类: 研训篇

       昆明官渡区 刘本龙

 研读教材是用好教材的前提,是教师课堂教学获得成效的最隐形、最基础、最重要的环节。这些年,一些教师急功近利,习惯“拿来”,只图快速简便,用别人教学辅助用书提供的材料,设计的框架备课和组织教学。长此以往,形成依赖,不愿动脑、动手,对别人教学辅助用书提供的材料、做法的来源、正确性、适用性、可行性也缺少必要的分析和选择。所以,课堂教学常与学生实际需要脱节,老师付出与所得成效差距较大。常有教师感叹:“这书越来越不会教了,学生越来越难教了。”说明这些教师还没有发现问题的原因。笔者进入中小学课堂观察了上千节各学科的教学,发现了几个共性问题长期存在。其中之一,就是一些教师没有认真细致地研读教材。故此,笔者围绕这个问题从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见解,以引起更多同仁的思考和改进。

应当重视研读教材。什么是研读教材呢?就是用探究教学事物、规律、现象的途径、方法来阅读理解教材。站在研究者和教学者的角度,分析教材中所包含的教育教学“信息”,每一个“信息”是什么,为什么放在教材中,对教育教学有什么价值,根据学生现实的“最近发展区”应当教什么,怎么教;应当让学生学什么,怎么学,通过这节课教学,要达到哪些目标要求,怎样检测目标要求的达成。上完这课后,让学生课外做什么,怎样为下一个内容的学习作好必要的复习和预习。这就是研读教材的内涵。可见,研读教材是教师工作最隐形的部分。它如同建盖楼房的地基,这个地基用了多少功夫,所消耗的一切,外人是不能全部看到的。但楼房越高大,地基也越需要厚实宽大。这就是所说最基础性的道理。所谓最重要的环节,就是说研读教材的这个环节,决定和影响着教师设计教学、写教案、上课、教与学的生成、 练习与作业、教学的成效等。从教学工作的备课、讲课、作业批改、辅导、测试、教研、组织学科活动这些环节来说,研读教材不仅是最隐形、最基础性的,而且是最重要的。基于研读教材具有这三个特点,学校教学管理就不要只局限于表面化的检查教案、作业批改,而应当把检查教师教学工作的重点放在课堂教学的督导评估上。我们可以断言,教师对教材(文本 )的理解程度直接影响着自己的教学行为,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最终影响着教学的成效。所以,教师应当高度重视研读教材,自觉研读教材,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深入地研读教材。可以说,教师教书几十年,就应当研读教材几十年。教材在变化,学生在变化,社会生活在变化,教育的要求也在变化。教师不断研读教材,教学才能适应这些变化,才能产生教育的先导作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共育创精彩
后一篇:共育创精彩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