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品读说感悟

(2023-08-13 06:43:31)
分类: 随笔篇


    一般人觅寻优秀的散文,总喜欢把目光投向所谓的作家群体。固然,在所谓的文人圈子里,是可以看到一些颇具韵味的文字,但很少有类似于胭脂斋评《石头记》的惊叹。今次,在微信上读到一篇散文《听雪》,便有了一些惊叹:长期惯于逻辑思维的人,偶尔用形象思维书写的文字,读起来令人回味。这篇文字从盼雪到听雪,展示了一个时间过程,也昭示出一段心理路程。《听雪》作者的心里,浓郁着对四季的嘉许,对自然的体认,文字中对自然充满着眷念、感恩和期待。

诗篇从秋天入题,由一季想到四季,“四季各具的完美无缺,使你在四季的比较中无法单挑出一个更美的季节来”,忽而笔锋一顿,“但是,我还是偏爱冬天,企盼下雪。下雪有一种无比的神奇”,紧接着就从视觉到听觉去感受下雪的韵致。

作者的笔下不仅有静态的雪景,也有动态的雪貌;有暴雪、大雪、小雪各具性格的分野,也有飞舞、飘洒、轻飏的雪之节拍;有雪的姿态,也有雪的魅力,更有雪的声音,雪的精神,雪的世界,雪的联想。读着读着,渐渐步入作者的逻辑“穴臼”——原来作者使用的是寓言式笔法,表达的虽然是对雪的欣赏状态,实际上是表示人们对生活,对事物乃至对万事万物的正确态度。诚如作者所言“真正的美和真正有价值的东西,首先是理解和欣赏;要能够理解和欣赏,首先你得有理解和欣赏的能力和素养;接下来你才有可能真正走近,拥有和共享”。

是的,作者用对生活体认的文字,阐释了一种认知方法,“面对芒芒大雪和无边的原野,这时候,只有你一个人在听,只有你一个人肯静下神来听,你忽然感到,这雪,素不相识的雪,本来不属于你的雪和雪的声音,因为你的欣赏,她就变成了似乎专为你一个人而下,而出声了,你似乎也就独自拥有了她的美了”。

经过作者这些文字,这些充满哲理和想象的文字,不由得联想到作者其人。笔者与作者曾经在一个单位共过事,在一个党支部共同学习,共同过组织生活会。那是廿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在襄樊市委讲师团活跃着一群年青人,一群充满活力和思想的年青人。迄今想来,这些活跃着思想和文字的年青人,走上县级领导干部岗位的就有十多人。笔者有时对友人说,那个时候的市委讲师团真是藏龙卧虎,年青人竞相努力,施展才华,表现出一种精进不辍的精神;犹如改革开放初期的“莫干山会议”上的人们,敢于建言,敢于探索的精神。人是要有点精神的,不仅要有欣赏别人的精神,更要有欣赏自己,激励自己的精神。在生活中,要善于找到自己的定位,不做生活的旁观者,要做生活的伴随者、参与者、欣赏者、创造者。正像作者说的那样,“就像剧院的节目,策划,排练,上演,她原本不是为你而演出,但是,你来了,进入剧院,坐下来欣赏,而且共鸣,那么,此时此刻,那节目,自然就变成了为你演出了。人生很多时候也是这样,很多东西,原本不为你,因为你欣赏,因为你理解,因为你共鸣,她就属于你了;爱情,大自然的风光,优秀的艺术作品,有价值的思想、观念、方法,别人的经验等等。因为别人不欣赏,你就有了机会,她就可能属于你”。

读罢《听雪》,不仅为作者娴熟的笔法所受益,也为篇什中优美的句式,铺排的气势,类比的方法,恰当的比兴和比喻而领略风采,更由此引申出一种生活态度,处事方式,得出一种体认,对人对己是不无裨益的。

 

附录: 

 

/赵正友 

过了中秋节,天气就渐渐地凉爽起来;再渐渐地,树上的叶子越来越多地开始变黄,天气就一天天冷起来了。每到天气变冷,我就开始有一种企盼,企盼下雪。其实,大自然对人类和人类生存环境的造就已经超乎想象的完美和多彩,不说无穷的万千景象,单说四季的变换,已经让人无限眷恋:春天大地回暖,万物充满生机;夏季烈日炎炎,生灵竟相生长;秋季天高云淡,田野果实累累;冬天沉静凝重,孕育着种子的发芽和生命的复苏。这种四季变换的自然之美,之多姿,之精妙,既使是万物之灵的人类也无法想像出还能有比这些更好的创造。所以,四季之美,四季之美的完美无缺,使你在四季的比较中无法单挑出一个更美的季节来。

但是,我还是偏爱冬天,企盼下雪。下雪有一种无比的神奇:往往一夜之间,静静的,雪就使大地完全变了模样:放眼望去,看得见的一望无际和看不见的天边尽头,辽阔的原野和连绵的群山,村庄,河流,全是白茫茫的一片,整个世界全是雪,只是雪。这种让整个世界一下子完全改变模样的魔法般的神奇,只有雪。

雪又是多姿多态的:暴雪,铺天盖地,那种气魄仿佛要气吞山河;大雪,漫天飞舞,那种风采似乎在刻意装点江山;有时是在暴雪来临之前,有时是在大雪之后,是时有时无的小雪,轻盈的雪花飘飘洒洒,若有若无,那种轻飏和随意又显得十分闲适和浪漫潇洒。

但是,这一切都不是雪的独特神韵。下雪的时候,你只要留心,你总会只看到一种景象,无论是铺天盖地的雪,还是满天飞舞的雪,或是飘飘洒洒的雪,下呀下的,不管她下的多么无边无际无休无止,但,总是很静,静静的……没有风雨的惊天动地,没有波涛的排山倒海。如果不来到野外,如果不推开窗户刻意观赏,你不会察觉到是在下雪。所以,壮观又多姿,沉静而不张扬,这就是雪的独特魅力。

终于有一天,我发现,雪原来是有声音的。傍晚时分,天阴冷阴冷的,酝酿了几天的雪终于下起来了。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你可以无意间听到雪的声音:沙,沙,沙,那是雪花落在枯叶上的声音。那声音很轻,极像是夜幕里春蚕吞噬桑叶的声音:细微,均匀,持续不断……。你如果停下脚步,用心去听,那声音会更清晰;在这清晰细微的落雪的声音里,整个世界显的格外宁静,静得仿佛一切都不存在了,连同一直盘踞你心中的烦恼或欲望等等瞬间都没有了,只有那雪从天空深处源源不断的飞舞而至,虽然飞舞挥洒,却不失自己的本色和风格,依然静静的;然后,轻轻的落在地上,草上,树叶上,虽然发出了沙沙的声音,但依然仿佛是静静的;如果你再继续用心去听,去品味,你会发现,比起悠扬起伏的琴声来,雪的声音有自己的从容;比起欢快跳动的锣鼓,雪的声音有自己的安详。你再继续品味,你会感觉到,那舞动的雪花,那雪花落在叶上的声音,还有那干冷干冷的空气,她们一起营造了一种特有的氛围:一种清冷的氛围。在这个清冷的环境里,让人安详,让人遐想,让人忘我,让人不由自主产生一种追求心灵自我净化的向往和自我淘醉的享受。达到了这样一种欣赏境界,对雪,你不会满足于仅仅观赏,你会自然进入到另外一种欣赏境界:听雪。

同样是听雪,在不同的环境里能听出不同的韵味来。在空旷的田野里,品味着雪的轻盈的声音,你的思绪会变得开阔,会不由自主的飞向你自己都不确定的未来和远方;在偏僻的林间小路上,雪的声音会变得悠闲和轻松,这时候,你会感受到一种空灵和自由;夜幕降临的时候,你来到野外,伴随着雪的声音,远处的万家灯火更让你产生无穷的联想:大千世界,此时此刻,每一处灯光后面都在演绎着不同的人生故事:温馨的,凄苦的;浪漫的,忧伤的;阳光的,阴暗的;有趣的,无聊的等等,世界始终永远都是那么奇妙多采,同样的天,同样的地,人生多么不同啊!成功和机会永远都在重新开始,失败和灾难永远都在重复上演。面对芒芒大雪和无边的原野,这时候,只有你一个人在听,只有你一个人肯静下神来听,你忽然感到,这雪,素不相识的雪,本来不属于你的雪和雪的声音,因为你的欣赏,她就变成了似乎专为你一个人而下,而出声了,你似乎也就独自拥有了她的美了。这就像剧院的节目,策划,排练,上演,她原本不是为你而演出,但是,你来了,进入剧院,坐下来欣赏,而且共鸣,那么,此时此刻,那节目,自然就变成了为你演出了。人生很多时候也是这样,很多东西,原本不为你,因为你欣赏,因为你理解,因为你共鸣,她就属于你了;爱情,大自然的风光,优秀的艺术作品,有价值的思想、观念、方法,别人的经验等等。因为别人不欣赏,你就有了机会,她就可能属于你。所以,真正的美和真正有价值的东西,首先是理解和欣赏;要能够理解和欣赏,首先你得有理解和欣赏的能力和素养;接下来你才有可能真正走近,拥有和共享。

所以,雪的美,还在于,她不仅仅给你带来只是雪的美。(作者 吴仕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向标杆前进
后一篇:清白尘不染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