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培养的策略

(2023-08-03 07:53:32)
分类: 研训篇

    一、对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理解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适应个人发展及社会需求的必备品质和关键能力。它注重个人思想品质和修养、关爱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它还可以作为一个框架为每个学科核心素养指导。信息技术核心素养是从信息技术学科知识和思想来展现出个人学科思维和关键能力,它包含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学科课程与教学是培养及形成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通过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培养全面掌握信息技术和全面发展的学生。

    二、小学信息技术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意义

    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学生对计算机都有着浓厚神秘感、学习兴趣十分浓厚,信息技术课可以上网、聊天、打游戏,非常好玩,都积极地参与。但随着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内容的不断深入,有的内容理论性非常强,需要记忆,且枯燥无味,知识难度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就逐渐降下来了。再加上网络游戏很容易吸引小学生的兴趣,学生的自控能力不足,就会沉迷于网络游戏,以“玩”、“乐”为主要的情绪支配,对游戏、上网聊天情有独钟,而对于教师所讲授的教材上的内容置之不理,上机操作也比较混乱。课堂上能够学到的知识几乎为零,更说不上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培养了。所以在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成为一个严峻问题。通过用信息技术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积极开展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是解决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系列问题的重要举措,也是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有效途径。

    三、小学信息技术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1.以有趣的任务引领学生核心素养形成

    小学生喜欢用电脑玩游戏,却忽视了计算机本来的正确用途。这样的学习状态不利于小学生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养成。应当从“一切为了学生”的角度去思考自身课程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达成课程教学目标,循序渐进的形成学科核心素养。这要求我们在备课时,首先考虑提出的“任务”学生感兴趣吗?如果不,我们又应该怎样让学生建立起学习的兴趣?作为教师应当将“任务”生动形象地呈现给学生。如教学“网络知识”单元“下载信息”是学生必须完成的学习任务,学习前,将“下载信息”这四个比较枯燥的文字符号确定为“我喜欢的网上图片展”,要求学生能够从网页上下载美丽的图片,并导入到Powerpoint中形成相册,展示出来。又如在《幻灯片放映》一讲中,可采用先演示幻灯片的切换效果,然后让学生试一试到哪去设置幻灯片的切换方式,学生带着任务自己去努力尝试,看到幻灯片设置的多姿多彩的效果,学生就对这次教学充满着乐趣。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在老师协助下掌握了幻灯片切换的设置方法。加深了学生对自己所学的知识深刻理解,另一方面也培养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

    2.以有效的合作引领学生核心素养形成

    由于家庭条件和家庭教育背景的不同,导致在信息技术的学习程度上参差不齐。这就学要我们嫩做出思考:怎样去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呢?切实可行的做法就是伙伴合作学习策略,这也是新课程表针倡导的学习方式。要让学生之间的合作扎实有效地开展起来,需要我们熟悉每一个学生,只有这样,才可以让学生合作形成对子。如word文字处理单元,设计《个人名片》案例,学生设计制作的名片较为简陋,这时,让学生进行合作,让学生将自己的名片与他人的进行比较,让学生能够汲取他人精华,弥补自己的不足。最后,在经过作品展示和经验交流,学生完成的作品质量就很高了。又如《制作演示文稿》教学当中,让学生们之间配合制作演示文稿。演示文稿的制作过程有很多命令和操作,让基础好的学生和基础弱的同学在一组,同学之间一起制作完成演示文稿。最后学生上台演示自己的作品,有些同学制作会比较简单,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并且与其他小组之间相比较,各组之间互相吸取他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达到了相互配合的目的。最后老师通过让学生之间相互配合来完成作业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

     3.以成功的喜悦引领学生核心素养形成

    成功的欲望人人都有,信息技术课人人都可以获得成功。当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失败时,则不利于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形成。我们要注意鼓励处于问题层面的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尽量发觉他们的闪光点,帮助他们树立自信,让他们时时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例如,在“海归大师”软件时,每当收到学生上交具有自己特色作品时,就给予鼓励,并对有进步的学生给予肯定和表扬。这样学生就越来越愿意参与到信息技术课程实践中了。

    4.以适当的情景引领学生核心素养形成

    对于小学信息技术而言,真实鲜活的环境可以更好地引领学生参与到其中,将学科核心素养融入其中。因此,我们应该这情景创设中多花心思,选择和信息素养联系最紧密最突出重点,体现思维和意识的情景,为学生创设一个能促使他们全面发展的学习情景。如《家乡美》课堂教学中,制作了一个自己家乡简介的视屏播放给学生看,看完之后也让学生尝试着用一句话来描述自己的家乡。又如《蝴蝶的一生》教学中,在网络上截取一段讲解《蝴蝶一生》的视频片段,在创设情境的同时,还加深了学生对蝴蝶一生的理解,尤其是“完全变态类昆虫”含义的理解,取得一举多得的效果。

    信息技术的学习,是综合的学习,平时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形成,需要做到信息技术内容和综合实践相结合,帮助学生对学习效果进行整理,促使知识成为一个体系,让学生学会总结收获,包括知识、技能,也包括学习方法,特别是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信息的辨别能力和研究性学习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形成这样的整合,还需要我们信息技术教师认真思考和更深入地研究。(昆明经开区郭祖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期末的善终
后一篇:这里在心中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