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可歌可泣
(2023-07-20 08:54:13)分类: 随笔篇 |
11月19日8时10分,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我国著名植物营养与肥料学家、农业教育家,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院长、曲周实验站站长、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大理分院院长,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的常务理事,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农业资源利用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市土壤学会副理事长,农业农村部科学施肥专家组副组长江荣风同志因突发心脏病抢救无效,在云南大理逝世,享年60岁。
江荣风教授,福建漳州人,1963年11月10日出生,1982-1986年在北京农业大学土壤农业化学系本科学习,毕业后留校工作,1988-1992年北京农业大学土壤与植物营养系攻读硕士学位,1995-1999 年在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系攻读博士学位,2003-2004 在英国洛桑研究所土壤与环境系做博士后,2001年晋升教授。曾任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系副系主任、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系主任。
江荣风教授热爱祖国,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他一生致力于我国农业资源与环境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学术造诣精、业务能力突出、教学水平卓著,深受师生爱戴。他勤于研究、甘于奉献、善于管理,在团队构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术交流、社会服务等方面均取得卓越成效。
江荣风教授长期从事土壤测试、养分管理和污染环境植物修复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重点研发专项课题、农业部“948”项目和中德国际合作课题20余项。在测土配方施肥与养分管理技术研究与应用、中微量元素养分协同增效机制和以镁为重点的中微量增效配方技术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为我国植物营养、科学施肥、资源环境分析技术、面源污染防控等方面的科技进步,以及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科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先后发表相关论文100多篇,其中SCI论文40多篇。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6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7项,主编《土壤、植物与环境分析》或参编论著、教材等10部。培养博士30名、硕士81名。
江荣风教授曾担任中德合作项目“华北平原作物高产及高生产力条件下环境可承受的持续农业研究”中方协调员,工作期间先后到香港浸会大学生物系、德国Hohenheim 大学、慕尼黑大学、柏林洪堡大学、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洛桑试验站、兰卡斯特大学环境中心、爱丁堡大学生物质能中心、苏格兰农业研究所、特拉华大学、昆士兰大学等访问,极大地推动了学科的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
江荣风教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认真钻研,兢兢业业,锐意改革,成效突出。主讲《土壤、植物与环境分析》课程,积极进行课程改革,获得北京市精品课程;积极推动全院本科教学改革,构建“理实兼备的环境科学类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2013年9月获得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作为科技小院创始人之一,2009年起积极参加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项目,全程参与全国科技小院建设与管理,发起全国涉农高校科技小院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联盟,组织和领导学科校企合作网络的运行,主抓河北曲周研究生立德树人实践培养基地建设。承担中国农业大学“农业资源利用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任务,探索“集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为一体的科技小院研究生培养机制,形成了“科技小院”培养网络和模式,该成果2014年获得国家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为使科技小院模式成为国家行动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参与设计和管理非洲科技小院研究生专项,推动科技小院模式服务“一带一路”国家,成为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的典型范例。
2005年,江荣风教授发起建立吉林梨树科技小院,为黑土地保护利用做出了突出贡献。同年,他直接参与筹划和实施了中国农业大学与黑龙江农垦总局的合作共建工作,每年举办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培训班,为当地培训专业技术人员600余人;同时开展测土施肥、精准农业和遥感技术应用和寒地水稻高产高效技术体系构建等研究工作。2010年中国农大与黑龙江农垦总局签署了全面科技合作协议,在建三江分局建立了中国农大研究生培养实践基地和科技小院,在高产创建,水稻玉米高产攻关方面均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为中国现代农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2016年起,江荣风教授担任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实验站站长,为实验站发展与县校合作倾注了大量心血。尽心竭力加强实验站科研与工作生活条件建设,推动河北曲周农业绿色发展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国家农业绿色发展长期固定观测曲周实验站、全国粮食安全教育基地、全国科普基地等国家级基地落户实验站,使实验站面貌发生质的变化;不遗余力推动中国农业大学农业绿色发展示范区、曲周县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等的申报及建设,为地方现代农业绿色发展和县校合作做出突出贡献。
2021年,江荣风教授参与创建洱海流域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他长期驻扎古生村科技小院,日夜操劳,殚精竭虑,付出了最后的心血,脚踏实地的践行了习总书记治理洱海的工作指示,为洱海保护和农民增收、流域农业绿色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江荣风教授是一位优秀共产党员,杰出的农业教育家和植物营养与肥料专家。他是学生可敬可爱的师者,是同事肝胆相照的挚友。江荣风同志一生学农、爱农,以拳拳赤子之心将毕生精力奉献给了我国的农业教育和科技事业。江荣风同志的突然离世,是中国农业大学的重大损失,亦是我国植物营养与肥料领域重大损失,我们失去了一位优秀的党员、敬业的良师。他勇于开拓、忠于职守、严格要求的敬业精神和为人正直、光明磊落、不计名利的高尚品格,舍小家为大家的工作精神,将永远激励着中国农业大学广大师生。深切缅怀江荣风教授!江荣风教授千古!(云南大理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