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学有所忌

(2023-05-22 06:29:06)
分类: 研训篇

      昆明官渡区 刘本龙

   教学是一门科学,是一门艺术,有其自身的规律 。教师遵循其规律,就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违反其规律,必然事倍功半 。如果把违反教学规律的行为看作是教学之大忌,那么,现实教学中常有八忌 。

一忌“满堂灌” 。教师“独霸”课堂,包讲到底,把教师个人认知的东西全灌给学生 。一位高中语文教师讲《伟人细胞 》,口若悬河,娓娓动听,整节课教师都在张扬自我的才智,包读了课文,包讲了什么样的人是伟人,伟人的细胞指什么,怎样成为伟人,伟人的作用。学生却没有阅读课文,理解词句含义,感悟伟人细胞的机会 。这篇思想内涵丰富,易读,易感知,易拓展思想意义的课文被教师独自“享受”了 。无独有偶,这种“满堂灌”的课在高中 、初中 、小学各个学科都存在,而且在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后,一些教师仍然还在我行我素,“涛声依旧”,“穿新鞋走老路”。“满堂灌”违反了理论联系实际,因材施教,科学性与思想性统,启发性和巩固性的教学原则,是教学之大忌 。其后果是:学生耗费了时间,却未得到学习实践的体验 、感悟 、能力 。长此以往,势必形成被动 、懒惰 、依赖教师的习惯;这样,人散失了自觉性 、主动性 、独立性,也就没有了个性,创造性 。这样的人,在社会生活中不会有独立的精神和健全的人格 。现代教育观认为,“满堂灌”扼杀了学生的生机活力,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精神 。教师应当自觉地抛弃“满堂灌”的教学模式,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 。

二忌教学杂乱 。教学应该是有序的理性活动过程 。有的教师对所教教材的知识内容没有认真钻研思考,没有全面透彻地掌握,教什么,怎么教,教学要达到什么目的,胸中无数。课堂上仓促应付,东讲一下,西讲一下,语无伦次,思路凌乱 。这样的教学,违反了系统性原则,扰乱了学生的正常思绪,毁坏了知识的系统性,至使学生脑海中不能有序地 、长久地储存知识信息 。长此以往,难免课堂教学环境混乱 、学生思维紊乱 。课堂环境混乱,课堂教学目标就不能实现;学生的思维紊乱,就不能有序地思维 、表达,不能正确地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 。有序思维是理智者的一个基本特征,是正确思考的前提,教师教学杂乱对学生危害甚大 。思维紊乱,会影响学生的学业 、事业,影响他的一生 。教育,不应该造就出思维紊乱的人 。教师要自觉意识到教学杂乱的严重后果,要自觉克服教学杂乱的不良行为 。      

三忌师生冲突 。课堂教学是神圣的文化传承活动 。教师传播文明,学生吸纳感悟文明。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心与心交流的圣洁之地,按理说在高雅的教学活动中师生是不会发生冲突碰撞的 。然而事情往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由于教师教学存在某些问题,或者教师对学生不当的处置,引发了学生对教师教学行为的抵触或者反抗,引出唇枪齿战,甚至相互动手,导致师生严重冲突 。课堂教学中发生此种行为严重影响教师的形象,使教师失去尊严;师生冲突,破坏了师生之间的亲和感,破坏了教学环境,造成师生严重对立;严重对立又会更大范围地破坏了学生的心境,影响教学的正常进行 。作为有理智的教师,无论如何也不应该与学生发生冲突 。教育,应该发挥引领作用,发挥积极的功能,避免消极因素的影响 。

四忌课堂上批评学生 。课堂教学是师生交流心灵的过程,是听 、说 、读 、写 、思的有机联系过程 。师生的亲和感特别重要 。每节课有其目标要求,有具体的教学任务,有严格的时间限制 。课上因为某个学生出点问题,教师就停下课来批评 、训斥 、数列以往之不是,五分钟、十分钟 、二十分钟 ,没完没了地批评,这样的现象在教学中常见 。有一个教师发现两个学生讲小话,不问青红皂白狠狠批评了半小时,事后还让家长来校“面谈”,这样的事连续发生了几次,被“冤枉”的学生十分憎恶这个老师,认真学习的同学也对这个教师极为不满,后来造成师生严重对立,引起学生和家长的强烈反感,学校被迫调换了这个教师 。这个教师正是犯了教学之大忌 。课堂教学对教师和学生都有特定的要求,师生都应该自觉遵守教学常规,在有限的时间内做最有价值的事,决不能随意行事 。古人云:“亲其人,信其道” 。教师动辄批评学生,耽误了教学时间,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散失了师生之间的“亲和感”,这对教学是不利的 。有经验 、有理智的教师总会给学生留面子,对于学生课堂上的种种不良行为会机智地将其消失在萌芽状态 。

五忌教学随意。随意板书,随意讲解,随意调课,随意拖延下课时间,随意提前下课,随意布置作业,随意加快教学进度,随意处置教学中的问题,随意指责、体罚学生等。这些随意性的行为会在学生中造成不良影响,导致学生也产生随意性的心理和行为,养成做事不用心、不认真、不负责任的习惯。这对学生贻害无穷。

六忌扩大课时 。扩大课时在一些学校 、一些地区已是普遍现象了。有的学校迫于社会、家长的压力将语文 、数学 、英语三个学科每科周课时由56节扩大到每周10节,其它统考学科也相应增加课时 。在许多人的看来,似乎只有教师多上课才有功效,似乎上课时间越多教学质量越高,似乎学校教育就是上课,似乎学生的成长 、成才唯有靠上课,似乎多上课就是在抓质量 。学校不增加课时,许多家长不答应,孩子有点空于时间也要逼着去补课 。其实不然 。扩大上课时间,不遵守课程计划,违反了教育规律和人的成长规律;扩大上课时间,课时增大了,教师钻研教材,拓展知识的时间少了,一些教师的课上得松松散散 、没有密度 、深度 、广度,没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使教学在浅层次中重复来,重复去;扩大上课时间,使教师失去了必要的自我学习 、自我钻研 、自我提高的机会;正所谓“两眼一睁,忙到息灯”。却又是忙忙碌碌无长进,像专家说的,一些教师的工作成效如同“|母鸡下蛋,越下越小 。”无限制地扩大课时使学生失去了全面发展的时间和空间,没有了自我学习 、实践 、锻炼的机会,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教育,不应该毁坏人的根本 。

七忌没有针对性 。教学针对性指教师的教学要针对教材的知识点,针对考试,针对学生的成长,针对社会对教育的要求来进行 。教学不能漫无边际,无的放矢,搞得复杂深奥 。知识无穷无尽,永远也教不完,学不完,教师教学必须有的放矢,把握住“度”,即恰当的深度 、广度,确保效度 。教师一定要搞清楚 、弄明白每一节课最需要教的是什么?教什么才最有利于学生考试,有利于学生知识水平的提高和能力的增强,才适应社会对人的需求?还应该搞清楚、弄明白怎样去教 。如果教师的教学没有针对性,其教学就是盲目的,杂乱的;就是耗费时间 、耗费生命而又是低质的,甚至是摧残人的 。现在,一些教师为教而教,不研究教材,不研究考试,不研究学生,不研究社会对教育的需求,因而自己“昏昏”,弄得学生也“昏昏”。教学没有针对性,教学必然不会有高质量。

八忌教学不会变通。“变”指教学要变化,要灵活多样。“通”指教学要通向学生的心灵、感情和生活;通向学生的需要,社会的需要;要能融会多种知识,提炼出教的精华,达到教以致用,使学生学以致用 。教学最忌不会变通,死板 、僵化 、千篇一律 、照本宣科 、所教的知识没有指导学生去运用,没有转化为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员 。今天传统教学的这种弊端仍然在一些教师的课堂上出现,严重地危害着学生的成长,严重地制约着教学质量的提高。课程改革正是要求教师转变教学理念,优化教学行为,学会教学变通,实现教与学的“互动”,通过教师的教,达到使学生乐学、会学、能学 、学以致用,无师也会学习的目的 。教学变通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绪 、学习态度 、学习方法以及学习目标的实现, 决定着教学质量的提高。现代教师应该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己的水平和能力,学会教学变通 。

教学之忌不只上述八种,只要我们留心观察,注意反思,就能发现更多的教学之忌,就能更深刻地认识其负面影响及危害,就能更理智 ,更有成效地实施课堂教学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读书劳动说
后一篇:爱的港湾里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