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家联大家
(2023-05-06 06:51:22)分类: 家长篇 |
中华民族向来讲求家国情怀,无论是《礼记•大学》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还是《孟子》中的“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亦或是当代人常说的“家是最小的国,国是无数个家”。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无论经济如何发展,对一个社会来说,家庭的生活依托都不可替代,家庭的社会功能都不可替代,家庭的文明作用都不可替代。
都说每个孩子是家庭凝聚的缩影,我是十分赞同的。在每个幸福的家庭里都有自己的家风家教和家训,良好的家风,是高尚人格的精神滋养,为我们的成长传输着积极的正能量。我的家庭是一个积极进取、和睦和谐、相敬相爱、崇尚文明的家庭。
首先是“孝”。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在我眼里,父母都很孝顺老人,自打记事起,父母就告诉我,对待家里的长辈要做到“孝”,他们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每逢周未,爸爸妈妈都会回买点肉菜、水果回去老家看望老人,陪老人吃顿饭、聊聊天,有时会帮忙一起做田地活。父母的每一举动深深地感染着我、影响着我,我也一直将其内化于心,并付诸于行。记得小学时光的每年寒暑假,我都会要求父母将我送回老家,和年迈的爷爷奶奶一起劳动、做家务,减轻他们的负担,不要让他们太辛苦,也能陪伴在其身旁,时光正好。
其次是“严”。我的家教是比较严格的,尤其是我的母亲,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她都会严厉地教导我,小的时候不听话,爱顶撞大人;学习姿势不端正,吃垃圾食品,多次劝说后无果,都会接受严厉的批评,此外还专门为我“量身定做”了一份作息时间表,我必须严格按照上面的内容执行,如有特殊情况必须及时说明。上学期间要认真完成作业任务,做完作业才能适当放松,以至于我开始变得自律,作业一直按时自觉地完成,制定不同阶段的学习目标,然后尽自己最大努力去达到想要的效果。每一次考试,成绩都能达到“优良”。不仅如此,父母还教育我,做到“学习走出校园”,学习并非“两耳不闻窗外事”,走出校园,用一双求知若渴的眼睛,可以发现更多的美好。他们一直致力于带我接触各种不同的新鲜事物,也因此促使我对事物的接受能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越来越强。
最后是“卫生”。我们是人数不多的三口之家,但也一直坚持使用公勺公筷,每次吃饭,家里饭桌上每道菜都会各放一双公筷,这样大家都能吃到干净卫生的饭菜,吃得舒服健康。不仅如此,家里来了亲戚客人也不例外。在做好自身的同时,也用实际行动去感染身边的人。
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愿我的家风,代代传承,也希望大家把良好的家庭风气继续传承发扬下去,传递给越来越多的人,让我们一起携手,共同创造文明和谐新时代社会。(昆明宜良县徐新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