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怎么来
(2023-04-29 07:37:58)| 分类: 家长篇 |
1920年,25岁的吉鸿昌,当时任营长,父亲吉筠亭病重。他对前来探视的吉鸿昌说:“当官要清白廉正,多为穷人着想,做官不许发财。否则,我在九泉之下也不能安眠。”吉鸿昌含泪答应。
吉鸿昌父亲病逝后,他把“做官不许财”六个字写在瓷碗上,要陶瓷厂仿照成批烧制,把瓷碗分发给所有官兵。在分发瓷碗大会上说:“我吉鸿昌虽为长官,但决不欺压民众,掠取民财,我要牢记父亲教诲,为天下穷人办好事,请诸位兄弟监督。”
吉鸿昌言行一致,一生清白廉正,处处为民众。当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他反对蒋介石的投降政策,奋起抗日。遭到反对派杀害,年仅39岁。
相信大家对钱钟书一定不陌生,他的父亲钱基博对他的管教很严格,钱钟书16岁时,还被痛打一顿。1926年秋至次年夏天,钱基博北上清华任教,寒假没有回无锡。此时的钱钟书正读中学,没有温习课本,而是一头扎进小说的世界。等父亲回来考问功课,钱钟书过不了关,于是挨了打。
1929年,钱钟书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后,钱基博时常写信给他。信中钱基博会时常教导钱钟书,钱钟书谨记父亲的谆谆教诲,也因此变得越来越优秀。
良好的家风就像一粒深埋在心灵土地上的种子。如果你能够像苏轼、苏辙、吉鸿昌、钱钟书一样,适时浇灌它,用心培育、呵护它,终有一天,它会长成参天大树,并蔓延成茂盛的家风之林。影响你、影响我、影响千家万户,最终形成健康向上的中华好家风,助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云南丽江市杨倩雯)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