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大小小的节日有很多,每逢节日,中国人民通常都会采用多
种丰富的形式来庆祝节日并放松一下自己。
据统计,现在的“ 五一劳动 节”
是世界上八十多个国家共同拥有的节日,它起源于十九世纪欧美 国家的工人罢工运动。实际上在十九世纪之前,“ 劳动节”这一概念早
已流行于世界,如我国古代的春耕节,日本的汲水节、插秧节,印度的洒 红节等等。从历史长河的沉甸中,我们能感受到劳动就是推动历史前进
的动力,劳动也是人成长所需的必要课程。 根据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科学研究所的报告显示:美国
小学生平均每天的劳动时间为1.2小时,韩国0.7小时,法国0.6小时,英
国0.5小时,而中国小学生平均每天的劳动时间只有12分钟。当下国内 外经济都在争先恐后的发展,众多学生一度以学业为重,父母也不太在
意孩子的劳动教育,认为孩子只要学习好,就行了。但在科技疾速发展的今
天,我们的日常生活仍然离不开劳动。早在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就在全国
教育大会上明确提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 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
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马克思说过:“ 劳动创造 世界。”
正因有前人的辛苦劳作,才有我们现在的文明。无论是被列入 世界文化遗产的秦始皇陵,还是堪称“ 世界级工程” 的港珠澳大桥,
无不是劳动的结晶。谈到堪称中国百科全书的《永乐大典》,你也许知道 它是一本书,但是你可能不知道它经三千多人参与编撰,但仍然用时一年左
右,它汇集了古今图七八千种,显示了古代汉族文化的成就,从纸张、字体、
插图,到栏格版式无处不是劳动人的身影。到过西斯廷教堂的人,无不为其 穹顶的宏伟壮丽的壁画而惊叹,但你可知道,米开朗基罗为此付出了怎样
艰巨的劳动,那是他花费四年半的时间画上去的,其中的艰辛非常人所能想
象。劳动是神圣的,它并不天然地与“低贱”、“蠢笨”联系在一起。
人 类从原始社会走到今天,正是劳动支撑起了这一切。
历史离不开劳动,新时代也同样离不开劳动,新征程离不开劳动,新中 国更离不开劳动,劳动教育为我们的幸福人生奠定基础,我们应该以劳树
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 美好生活,从劳动创造开始!( 云南大理州王艳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