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教育
(2023-04-15 06:52:31)分类: 家长篇 |
家风正,作风淳。一个人的成长成才离不开家风的潜移默化。自古以来,历史上有很多名人都有自己的家风。譬如:“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是三国时期诸葛亮的家风;“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是明末清初教育家朱柏庐的家训家风;“训以宽厚恭谨,勿令与浮薄者游处。”是南宋著名诗人陆游写给子孙的家训……可见,良好家风家训不仅承载了祖辈对后代的希望,同样也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之风。
“尊敬老师,宽以待人”是我家的家训。记得刚上一年级的时候,妈妈就常给上“政治课”,教育我在校要遵纪守法、尊重老师,要与人为善。这让我想起了小学五年级的一件小事,那天我们正在教室里专心致志地上数学课,正听得入神的时候,忽然教室外面传来一声怒吼:“谁打我家孩子了?出来!”打破了这安静而神圣的课堂。大家猛地转过头,只见一位怒气冲冲的家长叉着腰在教室门口立着。老师看到后立马从讲台上走下来去安抚那位家长的情绪,可是那位家长依旧不依不饶,无论老师如何劝慰都无济于事。教室里顿时炸了锅,同学们议论纷纷,我和几个班干部实在看不下去了,便径直走到那个家长面前,大声道:“阿姨,你这样做对老师太不尊重了,老师辛辛苦苦地教我们知识,您不但不感激,反而随意辱骂,未免也太不讲道德了!您这样做,让你家孩子在学校、在班级如何自处?”那位家长听后脸顿时变得一阵青一阵红。一整节课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谭嗣同曾说:“为师莫重于尊师”,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学生,我们要尊重老师;作为家长,更应该学会尊敬老师,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孝以至亲,以德立家”这是我家的家风。中国有句俗语“羊跪乳,鸦反哺。”在我家里爷爷特别孝敬太奶奶,一日三餐总是亲自为太奶奶端饭,每天给太奶奶换洗衣服、陪着太奶奶晒太阳、推着太奶奶去散步……这成了爷爷每日必备的“功课”。每当外人看见总笑着说:“仁旺(爷爷的名字),又陪老娘散心呀!老人家真干净利落,有福气呦。”“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这也成了爷爷的口头禅。在这样耳濡目染的环境里,爸爸妈妈特别孝敬爷爷外公外婆,我自然也不例外。每到周末父母和我总是提着大包小包,都是外公外婆爱吃的水果点心,去看望他们。我陪他们聊学校的事,帮外公去田间干活,为外婆按摩颈肩……一到休息日,妈妈总是为爷爷清洗被褥床单,爸爸则是为我们一家人做一桌子的人间美食。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家风,父母结婚十几年,从未红过脸拌过嘴。
如果说“孝”是我家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那么爸爸的助人为乐更是让我津津乐道。我爸爸属于典型的“热心肠”,半路上看见陌生叔叔的车坏了或者掉沟里了,爸爸总会停下车帮忙;半夜三更,爸爸的同事被狗咬了,一个电话打来,他二话不说立马开车把人送去医院;疫情期间,他一下班就去小区当志愿者,帮医生扫码维持秩序……爸爸的这种品格无形中也在影响着我,从我记事起,我总是把我好吃的好玩的分享给小朋友,看到别人有困难也总是忍不住上去帮忙。
父子所贵者,慈也;子之所贵者,孝也。见老者,敬之;见幼者,爱之。一个家,是孩子的起点,是我们归来的方向。好的家风就是孩子最好的教育,也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让我们将中华民族的优良家风世世代代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