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好家风兴后代

(2023-03-30 06:00:29)
分类: 家长篇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风建设,注重家风传承。孔子庭训:“不学礼无以立,诸葛亮诫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朱子家训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生动的家风家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与传统美德,而这些早已融入中国人的血脉。

幼时,我们便开始学习《弟子规》、《三字经》等,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时至今日,这些看似晦涩的文字,我们仍朗朗上口。

而这一切归功于儿时父母和老师不厌其烦的教导。刚开始我们或许还不明白读这些书有什么作用,可渐渐的,就会发现这些并不只是普通的文字,在背记中我们明白了其中些许做人的道理。不知不觉中,我们便养成了许多良好的习惯和品质。

家风纯正,雨润万物,家风蔚然,国风浩荡。小时候爸爸经常告诉我:“捡到东西应该拾金不昧,及时交给警察叔叔;当天的事情要当天完成,不能拖拖拉拉;吃饭时要等长辈动筷自己才能动筷,这是最基本的礼貌,也是对长辈的尊重……”而这些都对年幼的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犹记多年前的夜晚,我早已饥肠辘辘,肚子都开始打鼓了。而这时刚好妈妈做好了饭,她让我去叫奶奶来吃饭。由于我早已饿了,于是我便像离弦般的箭,跑向了奶奶的房间,在门口大叫道:“奶奶,吃饭了!”话音刚落,我已坐在餐桌前,看着那一桌美味佳肴,我直咽口水。而当我迫不及待的拿起筷子,刚要夹起菜,爸爸忽然把我叫住:“人还没齐不能先动筷子,你忘了我们的规矩了吗?于是我连忙放下筷子,等待奶奶的到来。

吃饭时,什么时候应该动筷似乎只是一件小事,但我认为这在我们家是一件大事。正是因为爸爸从小的要求,直至今日我们家依然保持着这样的习惯。好的家风,有时候就是从这些细枝末节中体现。

 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这是晚清一代名臣曾国藩的十六字家训。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家庭只有保持俭朴的传统才会兴旺,人只有保持勤快身体才会更加健康;既俭朴又勤快的人,生活上便永远不会贫贱。曾国藩以此为家训,经常要求自己和家人,以俭持家,勤于治学。在俭朴上,曾国藩在日常生活中表现的可谓是淋漓尽致。曾国藩作为清朝大臣,位居高官,按理来说,他就算不是腰缠万贯,但也不会在吃穿是苛待自己和家人。可事实上,他和家人穿着和平民百姓一样的粗布衣服,只有一件天青缎马褂在新年和重大庆典上才穿上。一代名臣尚且如此勤俭,这不禁让我想起自己。

记得有次我同妈妈逛街归来。当时我买了一盒巧克力,从街上我便心心念念着我的巧克力,一回到家我便迫不及待的拆开了。只是没有想到,当我满怀期待地送进了我的嘴里品尝时,苦涩的味道爬满了口腔。我连忙将它吐掉并把剩余的随意放在一旁,碰也没敢碰。

晚上,爸爸无意间看见了那盒拆开的巧克力和垃圾桶里被吐掉的巧克力。他没有责问,只有略含深意地问我:“孩子,巧克力是你买的吗?我说是的。那这垃圾桶里的是怎么回事?我随口一说:“我尝了一口,觉得苦,所以就丢掉了。爸爸叹了一口气,意味深长的说道:“既然你买了那么你就要吃掉,不能浪费。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小我也教育你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你怎么就忘了?我有些羞愧低低下了头,诚恳道歉:“对不起,爸爸。我会处理好这盒巧克力不会让它浪费的,以后再也不会浪费了。从那之后,我不再浪费,对于喜欢的零食也会再三考虑要不要吃,才会买。

每当想起这件事,我就会想起爸爸的教诲和曾国藩老人,他那么优秀的人尚且勤俭如此,我又有什么理由浪费呢?而且我也告诫身边的人不要浪费,因为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

家风看似空泛,但获得成功的人,他的成长过程不乏良好家风的身影。从良好家风中汲取精神力量,无论顺境还是逆境都不会迷失方向。父慈子孝、夫善妻贤、长幼相亲、邻里和睦,良好的家风给家庭,给我们带来无尽的幸福和温暖。(大理州洱源县杨天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写给母校的信
后一篇:教学六对策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